那段時間,吳發祥家的門檻都快被踏破了,鄉親們爭著來看攀枝花是啥樣。火紅的攀枝花讓五權人民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攀枝花的援建資金超過了原先的承諾,達到2300萬元。由攀枝花團市委等單位援建的五權鎮中心小學手拉手紅領巾書屋正式建成,6000餘冊圖書改變了五權小學無圖書室的曆史。攀枝花市又為五權中學捐贈了56台電腦,建起學校第一個微機室;看見學校沒有理化生實驗室,又立即為學校建起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支教老師帶來的多媒體教學,讓學校結束了從未上過多媒體課的曆史。
“除了攀枝花的援建項目,我們也自籌資金搞建設,大型農貿市場、自來水廠等基礎設施已經開始動工,超前50年不是一句空話!”五權鎮黨委書記石含誌斬釘截鐵地說,“全鎮上下如今已經達成共識,不管有任何困難,今後兩三年內,所有基礎設施將全部完成,這樣才對得起攀枝花設計師的規劃,對得起攀枝花人民的無私援建!”
帶給吳發祥的攀枝花已凋謝,但老人心中、五權人民心中的攀枝花,將世世代代盛開,它們的根已經與千裏之外的攀枝花緊緊相連。
“5·12”大地震是一場浩劫,兩年災後重建發生的巨變隻能用“人間奇跡”四字來形容。“奇跡”來自於黨中央、國務院的英明部署,來自於全世界、全國人民的無疆大愛,來自於各援建省市的傾力付出。大援建讓災區人民和援建者煉出生命的尊貴,煉出深厚的友誼,煉出智慧和精神。
“吃菌子不忘疙瘩恩”,廣元人民世世代代永遠銘記著這一切!
省內四市援建大事記
6月5日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5·12”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長劉奇葆在九屆省委第三十九次常委會議上專門就省內對口支援作出部署。
6月17日汶川大地震災後恢複重建省內支援工作會議在成都召開。省政府決定:全省21個市(州)中除了6個重災市(州)和巴中市、甘孜州外,其餘13個市(州)分別對口支援13個重災縣(區)中的一個重災鄉鎮。按照《省內對口支援實施意見》的安排和雙方具體協商,宜賓對口支援朝天區羊木鎮,瀘州支援元壩區昭化鎮,自貢支援蒼溪縣三川鎮,攀枝花支援旺蒼縣五權鎮。
6月18日瀘州市對口援建領導小組成立。瀘州市常務副市長楊文傑趕赴廣元市元壩區開展工作銜接,協商對接協作機製。
6月19日攀枝花市對口援建工作領導小組成立。
6月20日宜賓市對口援建災後恢複重建工作領導小組成立。宜賓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徐進率市對口援建工作組到羊木鎮查看受災情況,捐贈大米十噸並啟動了宜賓市對口援建工作。
同日,攀枝花對口援建工作組抵達旺蒼,落實對口援建具體任務。
同日,自貢市對口援建工作領導小組成立。
6月22日攀枝花建築、規劃等專家進入旺蒼縣五權鎮實地踏勘,著手編製《五權鎮恢複重建規劃》。
6月24日自貢市常務副市長、對口支援蒼溪縣三川鎮災後重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陳吉明率工作組奔赴蒼溪,就對口援建工作進行對接。首批工作組房屋鑒定專家17人同期抵達,開展震後房屋質量安全鑒定。
6月27日瀘州市召開對口援建汶川特大地震災後恢複重建工作會議。
6月28日宜賓市衛生局、紅十字會有關負責人和專家到羊木鎮調研支醫事宜,捐贈了價值65萬元的救災藥品和物資。
同日,攀枝花市委副書記張剡率隊到旺蒼縣五權鎮,調研受災情況,商談對口支援事宜。
同日,攀鋼旺蒼60萬噸焦化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6月30日瀘州市委書記朱以莊,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劉國強帶領市級相關部門負責人及所轄縣、區主要領導赴元壩區昭化鎮調研對口援建工作。
7月3日攀枝花市十名地質勘探、規劃編製、建築結構專家趕赴旺蒼,開展《五權鎮災後重建建設規劃》編製工作。
7月7日瀘州市第一批對口支援資金2130萬元撥付元壩區財政專戶。
7月9日宜賓市衛生局派出的第一批支醫隊員到達羊木鎮。
7月10日《瀘州市對口支援廣元市元壩區昭化鎮三年共同工作方案》簽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