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涼拌一(1 / 1)

概述:拌菜是冷菜的一種,是將生料或熟料,加工成較小的丁、絲、片、塊、條或特殊形狀,用調味品拌製而成,為家庭中比較常見的烹調技法之一。

清香脆嫩之拌菜

拌菜是冷菜的一種,是將生料或熟料,加工成較小的丁、絲、片、塊、條或特殊形狀,用調味品拌製而成。拌菜具有用料廣泛、製作精細、味型多樣、品種豐富、開胃爽口、增進食欲等特點,為家庭中比較常見的烹調技法之一。

炎熱的夏季,家庭製作一些美味可口的拌菜,不僅入口清涼,而且回味悠長。而對於冬季,很多人以為拌菜不適合,寒冷的天氣再食用一些拌菜,會讓人感到發怵。其實拌菜不僅適宜夏秋季節,冬季食用些拌菜,可促進新陳代謝,迫使身體自我取暖,這會消耗一些脂肪,調動免疫係統,有利於保健,也可以達到減肥的目的。

拌菜的特色

拌菜具有清香鮮醇的特色,與熱菜的清香有很大不同。熱菜的清香味是隨著熱氣擴散在空氣中,為人所感知的,而拌菜中的清香則必須在咀嚼時才為人所感覺,正所謂“越嚼越香”。所以在製作拌菜時,可以使用一些香氣濃鬱的調味料,如調味汁中可以加入花椒、八角之類的香料,有的要用薑絲、蔥花和醋來增香,有的要以蒜泥、麻醬、芥末等拌和,有的用花椒油、芝麻油等,使菜肴香味增強。

嫩是拌菜的特色之一,也是製作拌菜的關鍵所在。拌菜中的嫩有脆嫩、柔嫩、酥嫩、熟嫩等幾種。脆嫩主要是些植物性原料,能給人以爽口不膩,清香淡遠之感;柔嫩常與疏鬆連在一起,入口咀嚼毫無阻力,是一種特殊的口感,原料主要是素料;酥嫩的質感較耐咀嚼,主要是些較為老韌的原料,於反複的咀嚼中體味原料的本味與滲入的調味料混合後的特殊美味;熟嫩是在加工中斷生即起的原料質感,這些原料都比較嫩,加熱時間又不長,故成熟之後原料內仍含有較多水分,咀嚼之中有阻力卻不大,而且調料與原料結合不緊密,所以更能體味原料的本味。

此外,拌菜還有許多其他特點,如拌菜中具有的無汁、入味、不膩等特點,也是區別於熱菜的一個很明顯的標誌。另外,拌菜直接拌製不勾芡,裝盤之後基本不帶鹵汁,對形體小的原料在烹調中周身著味即行,而形體大的原料就必須掌握好火候,采取必要手段令原料入味。

拌菜分類全接觸

生拌

生拌是利用可生食的原料,經洗滌、刀工後,用各種調料拌製加工而成。生拌由於隻要洗淨即可拌食,十分方便,營養價值也較高。

用此方法可製作生拌白菜、生拌西瓜、生拌黃瓜絲、生拌哈密瓜、糖醋蘿卜絲、生拌水果沙拉等。

生拌的技巧主要應用在製作生鮮蔬菜或水果上,由於原料比較生,所以調味的材料如蔥、薑、大蒜、紅辣椒、辣椒油、麻醬、芥末醬等,味道放得應比較重,以去除食材本身可能帶有的苦澀或生腥味,吃起來香辣爽口,相當的過癮。

熟拌

熟拌是先把生原料經過水焯、汆燙或其他技法加工成熟,晾涼後改刀成形,加上其他配料和調味料拌製而成。用此方法可製作熟拌肚絲、熟拌粉皮、熟拌百葉、熟拌萵筍片、熟拌鴨絲、熟拌海蜇絲等。

熟拌的菜肴特點在於菜細肉薄,每種材料均切細絲或薄片,入鍋燙熟後盛在盤中,加鹽或辣椒油等調味料調拌均勻即可。也有部分菜肴采取“生熟拌”的做法,即將生的菜和熟的肉一起搭配調拌,口感多半是鹹、酸、辣,吃來別有一番風味,一樣清爽開胃。

溫拌

溫拌又稱熱拌,是原料經洗滌和刀工後,先用沸水或溫水燙一下,取出瀝淨水分,趁熱加上輔料和調味料拌製而成。用此方法可製作拌西藍花、拌荷蘭豆、拌黃瓜條、拌苔幹菜、拌佛手瓜、拌杏仁、拌蘆筍等。

溫拌屬於生熟拌技法的演變,但菜色及口感融合了“熟拌”的特色,帶一點油水而又不會太過油膩,食物的溫度比熟拌的菜要熱一些,很爽口,令人百吃不厭。

混拌

混拌是利用可食性生鮮原料和經過熟製的各種葷料,經過刀工處理後放在一起,加入多種調味料拌製而成。用此方法可製作拌雞絲粉皮、拌肉絲粉皮、拌醬肉黃瓜、拌蟹肉黃瓜、拌蜇頭、拌鴨胗等。

混拌菜肴具有原料多樣,口感混合,軟嫩清香的特點,也是涼拌菜肴中使用較為多的一種拌法,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營養,具有滋補保健的食療效果。

熗拌

熗拌就是先把經過加工製熟的原料放在盤內,再取炒鍋放些油,在熱油裏放入花椒、蒜片、蔥花等熗鍋,調料香味充分散發之後撈出調料,把油趁熱淋在菜上,再拌製成菜。

熗拌是拌菜的一種常見方法,其在操作過程中可有效排除原料中的水分和異味,使原料入味,並使有些原料具有特殊的質感。熗拌菜肴操作方便,尤其適合家庭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