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孰能無過?”這是一句古話。每個人從出生到長大,直至死亡,有誰能夠保證沒有做過錯事呢?犯了錯誤不要緊,關鍵在於你對待錯誤的態度。如果你真的有錯,就應該接受別人的責備。承認“我錯了”很有必要,因為人人都難免犯錯,所以大多數人都能原諒別人的過失。不要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勇於承認錯誤,有助於自我完善。
自己有不對的地方就是不對,不要總怪別人,錯就是錯,為什麼把責任推卸給別人呢?要大膽地承認錯誤,然後想辦法解決問題,吸取經驗教訓,這才是最重要的。美國總統杜魯門曾在自己的辦公室門口掛了一條醒目的標語:Buckets stop here!意思是問題到此為止,不再傳給別人。如果每個人都把這句話當作自己的座右銘,那麼生活中將會少許多紛爭。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在努力地辯解,一種人在不停地表現。在工作中要盡量地表現,少去辯解,要敢於負起責任。當出現問題時,看看是不是自己的原因?當準備去請教你的上司時,先自問一下,有沒有負擔起自己的責任,是不是非進上司的門不可?總之,要時刻記得:如果你想管理別人,首先得學會勇於承擔責任。
真誠地麵對自己的過失,你就會發現很容易的一件事情,讓自己搞得複雜了,到頭來還要承受各種壓力。人原本可以活得瀟灑輕鬆,就看你能不能搬開壓在心頭的石頭。不過,承認過失也有訣竅,就是不要讓所有的錯誤都自己扛,這句話可以轉移別人的注意力,淡化你的過失。
每個人都是會犯錯誤的,尤其是當一個人工作壓力過重,精神不佳的時候,犯錯誤是很普遍的事情,如果你能夠正確對待的話,不僅能提升個人形象,而且對今後的工作和交往都有很大的幫助。如果明明是自己不小心摔了跤,還要怪路不平,並狠狠地跺上幾腳,那樣就很幼稚了,以後的人生路上將遭受更多的不順利。
如果碰到任何事隻一味責怪對方,那麼你必定會活得很痛苦,因為你內心充滿了攻擊,充滿了傷害,永遠無法逃脫痛苦的深淵。如果能承認自己不對,痛苦就會減少。多說“我不對”“是我不好”“對不起”“我會好好反省”,這樣就比較快樂。
人要懷有慚愧之心,慚愧心就是善心。我們的心每一天都在爭執,之所以爭執是因為受不了別人的委屈,總是覺得自己委屈,卻從未想到是自己對不起別人。所以每個人最好每天反省一下:我今天有沒有對不起別人,不管別人是否對不起我。而不是一天到晚追究別人的缺點,或是質問別人“你怎麼這樣對不起我”?
一個能“一日三省吾身”的人才是大人物。
沉默是最好的武器,愚蠢的人才用嘴去鬥爭
寺院裏住著倆和尚。師兄博學多聞,師弟則生性魯鈍,而且瞎了一隻眼睛。
一天,有個僧人要來寺院參訪,師兄雲遊外出,師弟接待了他。
沒想到,師弟在法戰中居然獲勝了。這是為什麼?原來,師兄臨走時告訴他:“如果有人來法戰,你隻要不說話,就一定能獲勝!”於是,師弟便用此法與僧人鬥法。
一開始,僧人豎起一指,師弟則豎起二指;僧人豎起三指,師弟則握緊拳頭。僧人無話可說,低頭認輸,滿臉都是敬佩的神色。
師兄回來,師弟告知法戰之事:“一開始,他豎起一指,諷刺我隻有一隻眼睛;我豎起兩指,說他有兩隻眼睛,實在幸運;他竟然舉起三指,暗示我們兩人加起來隻有三隻眼睛!”
師弟越說越氣:“我實在忍無可忍,舉起拳頭正要揍他,他卻莫名其妙地說:‘大師高明!’看他這樣說,我也不好為難他,隻好放他走了。”
師兄便去向那僧人討教。僧人說:“我豎一指,是說‘大覺世尊,人天無二’;他豎兩指,表示‘佛法二者,一體兩麵,是二而一’;我豎三指,表示‘佛法僧三寶,和合而住,缺一不可’;他捏起拳頭,表示‘三者皆由一悟而得’。至此,我隻好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