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生命的真意一一人人都要死,但你完全可以看破它(1)(1 / 3)

天塌下來也要淡定

雲居禪師每天晚上都要去荒島上的洞穴坐禪。有幾個愛搗亂的年輕人便藏在他的必經之路上,等到禪師過來的時候,一個人從樹上把手垂下來,扣在禪師的頭上。

年輕人原以為禪師必定嚇得魂飛魄散,哪知禪師任年輕人扣住自己的頭,靜靜地站立不動。年輕人反而嚇了一跳,急忙將手縮回,此時,禪師又若無其事地離去了。

第二天,他們幾個一起到雲居禪師那兒去,他們向禪師問道:“大師,聽說附近經常鬧鬼,有這回事嗎?”

雲居禪師說:“沒有的事!”

“是嗎?我們聽說有人在晚上走路的時候被魔鬼按住了頭。”

“那不是什麼魔鬼,而是村裏的年輕人!”

“為什麼這樣說呢?”

禪師答道:“因為魔鬼沒有那麼寬厚暖和的手呀!”

他緊接著說:“臨陣不懼生死,是將軍之勇;進山不懼虎狼,是獵人之勇;入水不懼蚊龍,是漁人之勇;和尚的勇是什麼?就是一個字:‘悟’連生死都已經超脫,怎樣還會有恐懼感呢?”

能在意外變故的驚嚇和美好事物的引誘麵前麵不改色、毫不動心,那麼這樣的人即使不能有一番非常大的作為,也必將能幹大事。沒有這種心理素質,就會心神不寧,患得患失,這樣怎麼能在混亂中抓住先機,尋找正確的出路呢?

真正把一切都看淡的人才能處世不驚,喜怒不形於色。有些人說,那我在公共場合練習做丟臉的事行不行?這樣雖然可以讓你鍛煉得臉皮厚些,但也容易變得沒有羞恥心,到最後不僅不會處變不驚,反而把自己也給練丟了。所以不要想些歪念頭,處變不驚需要經曆,需要時間的曆練,需要去悟。

如果你真想學本事,那麼就嚐試著讓自己高興時不要得意忘形,碰到難題時也不要急得跺腳,不管別人說什麼做什麼,都不要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冷靜應對,給自己充分的思考時間,那麼自然能理智的應對事物,自然不會把喜怒掛在臉上了。

喜怒不形於色不是一個簡單的即興式動作,不是說就能做到,不是偶爾有興趣時不形於色,而是在大是大非之時,在切身利益之前,甚至在盛怒盛喜之時要能不形於色。生活源於體味,性情顯於細節。一個人有了切身的體驗才能明白生活的真謫,瑣碎的小事才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情。

與人交往,傷害別人總是那麼短暫的一瞬間;做事決策,錯誤的總是細微的失誤。一個人難的不是偶爾做事謹慎,而是一貫如常。我們的喜怒情愫能影響周圍的人,甚喜時炫耀自我,甚怒時遷怒於人,

恐怕世人皆有吧!所以說不形於色是要做到常態,而不能僅憑一時之興。

但這並不是說整天板著個死麵孔,這類人要麼就是做事呆板老套,要麼就是被生活打擊太重,消極待世。與喜怒不形於色相對的是喜不自收,怒不可遏。古人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情懷,這種境界才是人所向往呀!

北宋蘇洵在其作《心術》中說:“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製利害,可以待敵。”世界上很少有天塌下來也不驚慌的心態,所以成功的人總是少數。

世事無常,誰也不能預測下一刻會發生些什麼

親鸞禪師九歲時,就已立下出家決心,他要求慈鎮禪師為他剃度。慈鎮禪師問他:“你這麼小的年紀,為何要出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