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快到中秋了,八月十五,要給月亮娘娘上供。

中秋節的前一天,大伯娘沒去鎮上擺攤,因為家家戶戶都忙著做月餅。大伯娘做的是大景的一種酥皮月餅,過中秋大家都是吃這種月餅。裏麵的餡料豐富,有鬆仁、核桃仁、芝麻、冰糖等等,口味偏香甜。

宋三娘想,要不要做一些別的口味的月餅?說幹就幹,宋三娘打算做兩種月餅,一種是廣式的蓮蓉蛋黃月餅,一種是蘇式的鮮肉月餅。

宋三娘跟著大伯娘一起去鎮上采購,大伯娘買了一堆東西,三娘先去肉鋪買肉。

“要帶一點肥肉的。”宋三娘指著一塊看起來不錯的,“要這塊吧。給我切半斤。”

“行。”沈屠戶手起刀落切出一塊,用稱稱了一下,稱尾微微翹起來,“一共六兩,可以嗎?”

“可以。”宋三娘心算了一下,掏出二十三文遞給沈屠戶,拎著肉走了。

宋三娘又去了雜貨鋪,一問,才發現沒有鹹鴨蛋賣,大多數人家都是自家醃製自家吃的。

因為沒買到鹹鴨蛋,宋三娘隻能另做打算,買了十五個鴨蛋,打算自己醃製。另外還買了一些曬幹的蓮子,一共用了二十一文錢。

鴨蛋跟雞蛋一樣價,都是一文錢一個。宋三娘想,等家裏的小雞長大了下蛋,就不用買雞蛋吃了。

回到家後三娘打算先做餡料。把鴨蛋的蛋清和蛋黃分離,用鹽和麵粉醃蛋黃,蛋清也不浪費,留著備用。

又從雜貨鋪買了蓮子泡開,上鍋蒸至一戳就爛的程度,拿出來搗成細膩的糊狀,上

鍋炒幹水分,邊炒邊放油,炒到表麵光滑細膩的團狀。

這些都是做廣式月餅的準備工作,接下來是做蘇式鮮肉月餅的餡料。

豬肉選的是七分瘦三分肥的,先用刀把一部分肉餡剁碎,又把一部分肉餡切成小丁。豬肉餡及白砂糖、生抽、料酒、香蔥、鹽所有調味料倒入大碗裏。加入醃製鹹蛋黃剩下的蛋清,用筷子不斷的攪拌肉餡,直到肉餡出現粘性,拌好的肉餡備用。加入蛋清會使肉餡更加滑嫩,好吃。

廣式月餅的餅皮要用到轉化糖漿,沒有就自己做,水和糖、白醋一起倒鍋裏。小火慢慢煮,要攪拌一下,不然怕粘鍋。糖煮化人就可以走開,小火慢慢熬就好,等出現小氣泡就可以關火,第一次做可以等放涼,不夠粘稠可以繼續熬,放涼即可。

白麵加入轉化糖漿和草木灰過濾出來的堿水揉成團,包入蓮蓉和蛋黃,用月餅的印子一按,一個漂亮的廣式蛋黃蓮蓉月餅就出來了。

蘇式鮮肉餅跟其他月餅不同,它的餅皮是酥皮,白麵中分別加入豬油和水,分別做成水油皮和油酥皮,用水油皮把油酥皮包起來,擀成牛舌狀,卷起來,再高再卷再擀,以此類推。做好了餅皮就可以把肉餡包進去了。這樣,蘇式鮮肉餅就做好了。

宋三娘看著剩下來的蛋清有些發愁,攪鮮肉時放了一小部分,還有一大碗,這可怎麼辦呢?

有了!她想起一種用蛋清做成的小餅幹,又薄又脆,不過要用烤的。平時做很麻煩,可現在要烤月餅,正巧一起做了!

宋三娘手都沒洗,就跑到大伯家問李氏:“大伯娘,家裏還有芝麻嗎?”

“當然有啊,為著做月餅,我買了好些呢!”李氏正揉著麵團,頭也不抬的回著三娘的話,“就放在櫃子邊,你要多少就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