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根負責分工,男人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挖地基,修房子,砌圍欄。
女人們負責後勤工作,也可以幫忙搬石頭。
到這時,婉娘就起了很大的作用。
她的力氣很大,所以她覺得自己不用做和女人一樣輕鬆的活,燒飯弄菜什麼的。
她隻需要和男人們一起,搬石頭,扛木頭就可以了。
分工和統計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但現在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修建房子除了大量的可以做磚的土以外,還需要木頭。
這木頭初步計算了一下,就需要好幾千方。
這要怎麼去弄呢?
身為這一群人中最有錢,最大的領導,這似乎就要靠李雲來考慮的問題了。
當負責整體布局和規劃,就相當於未來的規劃師職位的劉訊來跟她提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李雲陷入了思索當中。
這附近一帶,一馬平川。
別說是上山砍樹,連山都沒看到了一匹。
他們來的路上雖然有山,但離這裏也有些距離。
到哪裏去找樹呢?
李雲能想到的,也就是自己的手機了。
不是有購物平台嗎?
應該無所不能吧。
“你先把具體數據統計好,我一會兒再來問你。”
李雲借口要去馬上車休息,就鑽進了車廂裏,拿出了手機。
打開商場之後,輸入想要的木方,上麵赫然清楚地列出了各種木方。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原來可以用來修建房屋的木材還真不少。
比如鬆木,杉木,橡木,樺木等等。
且不同材質的木材,其特質也不一樣,有的堅硬不易變形,有的材質輕便。
通過查閱資料,李雲還了解道,如果建造房屋選擇什麼樣的木材,還跟地域有關。
也就是說,如果生活在北方,適合用鬆木,因為天氣幹燥,這種木材不易開裂,卷翹。
而生活在南方則最好用杉木,因為這裏潮濕,隻有它的性能最適合,防潮。
李雲發現自己像是眼前打開了一道新世界的大門一般。
果然知識是需要多去積累的。
她輸了口氣,判斷了一下他們所在的位置。
剛好既不算南方,也不算北方。
四季還算分明。
更何況這幾年出現大旱的時候比較多。
選擇鬆木應該錯不了了。
不過在製作家具,門方什麼的也可以考慮其他木材。
李雲便決定在手機商城下單,先購進幾千方木材,這樣房子才能修建起來。
有了木材,建房頂房梁,還有房屋柱子是沒有問題了。
但屋頂需要青瓦,這又如何是好呢?
李雲想到了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會有的瓦窯。
沒錯,李雲在穿越前也算見識過所謂的瓦窯。
就好像用土壘一個大大的爐子一般,壘好之後,這個爐子中間應該是中空的,可以用木板搭出一層一層可以用來放置需要燒製的泥製瓦片。
說到做瓦的過程,李雲還曾經是 個小孩子的時候,就看到泥瓦工們怎麼做瓦片。
農村裏麵,其實燒製瓦片這種活兒也是有人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