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學會在“舊”中生存,堅持為“新”去奮鬥(2 / 2)

但問題是,普通的社會大眾能甘於如此嗎?

有人說,隻要實行民主,一切萬事大吉。是這樣嗎?

民主絕不僅僅是在會議大廳中的口水戰,也不隻是談判桌上的討價還價。底層民眾沒有知識、沒有技能,也沒有興趣去參與這樣的儀式,這不是他們的比較優勢。

如果說知識是社會精英的力量,那麼暴力就是社會底層的武器。底層民眾認為沒有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東西,有什麼理由不讓他們行使暴力?

所以在一個社會分層明顯,社會差距比較大,尤其是底層社會群體絕對數量巨大的社會中實現民主、踐行民主,必須去了解暴力、必須去贖買暴力,讓暴力不必要爆發、讓暴力不值得去爆發。

3億人是美國人口的全部,但它隻是中國人口的一個零頭;中產階級是美國社會的主體,但在中國社會還隻是一個概念。所以,中國13億多人人手一票的民主如果真正實行,其結果一定不是我們現在一些整天在喊民主的人所期望的結果。

不同階層、不同群體維護自己的利益,表達自己的要求,天經地義、無可厚非,這也是民主的精義所在。

但不同階層、不同群體兼顧他者的利益、尊重他者的要求,不能漠視、無可逃避,這更是民主的命脈所在。

那麼如何才能在已經漸現敵意的社會狀態中凝聚“中國意識”呢?

依靠信仰。

我是一個中國共產黨人,我從不回避自己的信仰。我們不把自己的信仰強加於別人,但我們有責任也有權利宣揚自己的信仰。

為社會精英的發展提供良好環境,但要製約其無度的要求;為社會大眾保障基本權利,但要化解其非理性的行為。求同存異,和而不同,由此而凝聚中國意識,形成國家共識。在當今中國社會能擔當此任者,唯有執政黨本身。

固然執政黨的一些行為在現代中國發展中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他的一些成員甚至還有很多不應該之舉,與中國社會實現更好發展的願望和中國民眾過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相比較,還有相當的差距。但務實理性地講,在當下的中國,無視中國共產黨的存在而搞什麼社會變革不是空談就是幼稚。

更何況中國共產黨30多年來的所作所為已經證明他能為社會精英所接受,中國共產黨的宗旨信仰又使得社會大眾可期待。隻要中國共產黨把自己在黨章中宣示的“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的要求體現在執政的實踐中,怎麼能得不到社會的認同與信服。“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一個社會有7800多萬沒有自己的利益,甘為社會為他人奉獻的群體,有什麼樣的隔閡不能彌合,有什麼樣的力量不能征服,有什麼樣的奇跡不會發生?

雖然,這隻是理論圖景,但隻要有這樣的邏輯可能,我們就值得去追求。絕不要低估共產黨人捍衛其信仰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