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飽受爭議的蘇北女人(1 / 2)

@@與經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與名著為伴,塑造美好心靈。細心品味米花在線書庫經典名著。@@

動物世界,弱肉強食;人的社會,強者生存。身處狼群世界,若徒有一顆綿羊的玻璃心,遲早要成為別人的獵物。鄧文迪向世人證明,她決不會甘於成為他人垂涎欲滴的“戰利品”。有人說:“狼吃肉,狗吃屎。罵鄧文迪的人都是出於羨慕嫉妒恨的心理。”麵對爭議,鄧文迪隻是淡淡地說:“你要整天在意別人說什麼,那就什麼都別做了”。

1968年,默多克正在收購倫敦《世界新聞》的時候,他未來的妻子鄧文迪才剛剛在地球的另一邊出生。由於全家搬遷,鄧文迪從小生活在徐州,順理成章地成了蘇北人。

“蘇北人”這個詞帶有強烈的地方特色,在字典中釋義為那些麵色紅潤、強壯、來自中國江蘇北部的人。在舊社會,眾人皆知,烙印在這些人身上的形容詞通常是爽朗的、正直的、笨拙的。而另一層意思則是指,他們總不那麼受人待見。當時有一種惡毒的說法是“誰娶蘇北女人為妻都不好意思說出去,因為這些人就是用來墊底的”。¤米¤花¤在¤線¤書¤庫¤

或許正因為不甘被墊底,鄧文迪讓自己像火箭一樣,從一個遙遠、樸素的生活地,發射到了大西洋彼岸的龐大家族企業中,並在而立之年順利完成這一跨越。這次以中國為起點的跨越,在鄧文迪的人生字典中更像是一次冒險的“大躍進”。

2007年學習雷鋒日那天,鄧文迪回到了江蘇老家,與她的老友、恩師共進晚餐。席間有人建議為這件“成功的中國出口品”舉杯。

“Cheers!為了文迪,幹了!”現場氣氛非常愉悅,每個人都眉開眼笑。而所謂的“出口品”指的就是鄧文迪。幾年過去,在大部分人眼裏,她已經成了一件價值連城的商品。

的確,當時她隻有39歲,對於一個成熟女人來說,這正是一個不早不晚的好光景,何況這數字幾乎是她丈夫年齡的1/2。對於默多克這位擁有價值700億美元卻隨時可能麵臨崩塌的傳媒帝國的大享來說,這位兩個潛在繼承者之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那時的鄧文迪深陷曲折複雜的繼承權戰役中,與西方龐大的父權體係進行著一場博弈。一時間,是是非非,甚囂塵上。

※她是中國的貝基夏普嗎?

貝基夏普(BeckySharp)是英國著名小說家薩克雷在《名利場》中塑造的一位家庭女教師,其個性鮮明、才華橫溢、自信、堅強、果敢、情商超高,智慧驚人。同時,她也被看做是為了擠入上流社會不擇手段、攫取名利的典型人物。在很多人眼中,鄧文迪成了中國版的貝基夏普。

默多克會這樣認為嗎?當然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