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默和鄧女士的離婚傳聞沸沸揚揚,再一次引發爆炸式關注。且不深究兩位離婚的真正原因,也不想為鄧文迪究竟能分得幾個子兒的家產而操心,隻是想單純借這一事件討論一下各界對鄧文迪這類女性的看法,以及暗藏在這場離婚事件背後的啟示。
鄧文迪有無數支持者,也有無數詆毀者,無論哪一方對她的評價都各執一詞。
實際上,在新聞集團內部,對鄧文迪的看法也分為兩派。有一個專屬於“默多克和鄧文迪”的網站架設在MySpace上,其中的數百個帖子就是最好的明證。
人們大多在質疑:他真的愛她嗎?她對他呢?他們的關係是由兩者提供給對方的資源來維係的嗎?難道她真的被權力和金錢誘惑住了?年輕時便嚐遍美酒香唇的他真的被她的年輕和外貌打敗?他是不是渴望借著她的力量打入中國傳媒市場?@米@花@在@線@書@庫@
眾所周知,進入中國市場,是老默覬覦已久的。再看鄧文迪,不管怎樣,就算跨越不同的時空與光年,和她一樣有野心、有夢想的女人也是值得尊敬的。因此,也有一部分人認為,鄧文迪給別人帶來了更多的正能量。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批評、貶低甚至詆毀鄧文迪的聲音鋪天蓋地:“老默身邊從不缺少美女,但鄧文迪一點也不漂亮。她隻不過為自己定下一個目標,然後不擇手段地達到了那個目標。有人說她是個有抱負的女人,一心想要接管老默的生意。我覺得,她畢竟是中國人,代表著中國女性的形象,她應該更低調點才是。”
在鄧文迪的徐州老家,有很多她從前的朋友們,每每談起她似乎普遍大感失望。據說,從1996年開始,她就再沒和朋友們見過麵。一位老友感歎:“如果還有機會見到她,我一定會向她抱怨,她為何不與我們保持聯係,十多年的老朋友對她來說究竟算什麼呢?我們小學相識,直到讀高中,吃住都一直在一起,甚至互穿過衣服。我們一起上學、一起做功課、一起上自習、一起訓練。我從沒想過,也不敢想象文迪可以這麼成功。希望有朝一日她能回到中國投資,讓我擔任一些職務也好。”
當然,這隻是中國人的傳統說法。沒有人能說得清鄧文迪從前的生長環境與在老默的帝國生存有多大差距,就像天與地的距離一樣,沒人能算得清。
當人們漸漸對鄧文迪不可思議的新聞習以為常時,似乎已開始漸漸淡忘這個女人與老公有著38歲的年齡差距。直到離婚事件,這對“苦命鴛鴦”再次被暴露在公眾的視線中來娛樂大眾。更有甚者不遺餘力地揭鄧文迪的老底。或者說,這個世界始終是對她褒貶不一的。
※美人心計,誰人能比鄧文迪?
鄧文迪雖然談不上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但她的智慧,也可以說是心計,恐怕又要甩普通女人好長一段距離了。
鄧文迪早年就讀廣州醫學院時,人們對她的評價就十分混雜。學校的領導有些不解,為何鄧文迪在公開場合從不提起在廣州醫學院求學的時光。校方當然希望借已經成名的鄧文迪之力為學校宣傳。就算鄧文迪隻是主修了兩年臨床醫學便放棄學業,校方依然希望鄧文迪能回來參加50年校慶活動。按理說,校方一定會為擁有這樣的學生感到自豪,但某位領導卻頗感無奈地說:“我曾試圖聯係文迪,但找不到一個有效的聯係電話。不料如今文迪經常回京出差,還在那邊買了房子。原來她離我們並不遙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