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相當的十分的好看,這是一本精彩的書,如果您有什麼觀點,留個評論吧**
畢業於與哈佛、普林斯頓大學齊名的耶魯大學,雙A學曆,EQ極高,人際交往如魚得水,知道該出手時就出手,懂得發跡更懂得收放自如,還不忘在西方世界爭取自己的權力,19歲就與一個比自己年長36歲的美國人結婚,順利拿到美國國籍……“活著”的意義在鄧文迪的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麵對爭議,鄧文迪淡淡地說:“你要整天在意別人說什麼,那就什麼都別做了。”
做女人做到鄧文迪的份上,你已經難以定義這個女人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了;
讀書讀到鄧文迪的份上,你已經無法知道這個女人究竟想做什麼了;
做小三做到鄧文迪的份上,你不得不承認,連最高段數的千年小三都能達到令人頂禮膜拜的程度。
可以肯定的是,這個女人永不放棄為自己而活。
鄧文迪在年輕時,就懂得及早為自己鋪路。她充分利用五十幾歲的成熟男人,仿佛是對青春肉體的最後一次迷戀和衝動,過早地開始了作為女性的幻想和探秘。她順利地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征服男人們的心。史上無人比鄧文迪更懂得利用男人的價值,甚至有人懷疑她在小三路上的每一步,對男人們都不是真愛。隻是用自己的青春資源換取想要的一切,婚姻更多地隻是一筆交易。而男人們也在她身上享受到了青春般的快樂,不存在誰對不起誰的問題。況且鄧文迪本身的個性已經讓人如癡如醉,這種帶有神秘色彩的迷人東方氣息,之所以能讓美國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正是鄧文迪巨大魅力的體現。
人到中年,30歲的年紀並沒有腐蝕鄧文迪的野心。她開始運用年輕時累積的資源為自己牟利。無論是以實習生身份走進傳媒大亨的視線,還是利用紅酒派對的機會闖進默多克的世界,並最終成功在31歲那年與默多克結婚,成為商界裏的佼佼者。一方麵,這充分說明鄧文迪是個生氣勃勃、野心十足的中國女人;另一方麵,在一個女人柔軟心房的深處,鄧文迪覺得自己更像是俘獲王子心的“灰姑娘”。
不知是過於巧合,還是別有用心,鄧文迪在幾段婚姻中,都是以“小三”的角色進入別人的家庭成功打敗原配上位。閃婚速度完勝國內娛樂圈女星,最短7天結婚,最長也不超過19天。而與老公們相處的時間,最短半年,好一點的3年,最長14年。北京時間2013年6月14日,44歲的鄧文迪被傳到法院,默多克以一紙永遠不可調和的離婚協議為由,主動開出十幾億美金的贍養費。離婚事件震驚全球,世界各國媒體爭相報道,伴隨著猜測、評論與質疑,八卦漫天,罵聲一片。這一切唯獨對鄧文迪沒有絲毫影響。也許她的態度是:我已經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幹嘛在乎別人怎麼想?用鄧文迪自己的話說:“你要整天在意別人說什麼,那就什麼都別做了”。
直到44歲宣告獨立的那一天,她依然在為自己而活。隻不過這次她離開了傳媒大亨的庇佑,恢複自由的單身生活。但她一定不會是那個因離婚而哭哭啼啼的女人,她的商業帝國之門才剛剛打開。如果說鄧文迪44歲之前的人生是為了名利、欲望、地位、野心而活,那麼現在的鄧文迪終於可以徹徹底底地為自己而活了。
在鄧文迪的中文論壇裏,有人封她為“女神”——人生竟然可以活得如此精彩、灑脫;也有人對她反感不已——隻知道不停地獲取、趕路,卻忘了去美國最初的夢想。鄧文迪從不否認自己的邪惡、急功近利、利益至上。回顧20世紀80年代,那時有一大批女性都想看看外麵的世界卻沒有機遇,鄧文迪隻是把握住機遇,敢於為自己豁出去的自我救贖者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