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主創訪談(1)(1 / 3)

《狄仁傑前傳》為何選擇唐朝這樣一個盛世?

徐克:其實我跟唐朝沒有什麼特別的因素啦,沒有說特別喜歡或不喜歡。我覺得中國每個朝代都有很特別的、有趣的地方,特別是宋朝,南宋跟明朝,它們有很多很特別的地方。唐朝有一個吸引我的地方是因為它是一個很開放的社會,而當時的文風很強,就等於我們現在看到的是詩人特別多,寫的詩都是流傳這麼多年,我相信那是一個相當浪漫的年代。經過唐代之後,我覺得中國人就開始在各方麵……比如禮教或者是一些社會的風氣都是比較拘謹,而且變成越來越拘謹,收到一個程度,到現在覺得中國人就比較放在裏麵都不會去表現出來。

可是從唐朝的一些文獻來講,我們看到一些關於唐朝資料,我覺得唐朝在當時世界上的文明國家來講,算是一個比較開放的社會風氣。所以我覺得有一個很有趣的對比是當時唐朝和現在中國的狀況來比較,為什麼變成現在這樣子呢?我認為可以作為一種思考的題目,就好像我們常常會想起自己的童年,童年的性格好像跟現在的性格相差很遠,也許有相同地方,也有很多地方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考慮了很多,也許這些思考的過程中帶來生活上的一些感覺,這方麵是我覺得唐朝給我很特殊的一種因素。

這次狄仁傑麵對的案件比上次更加複雜,而且更加的國際化?

徐克:我覺得一個聰明的神探,必須具備一個很拍案驚奇的案情,一個奇案。我以前聽到一些很吸引人的奇案,它們都有一個很奇妙的故事讓我好奇,有些故事和電影講的一些奇案,它們的開場會讓你覺得“這世界上有這回事嗎”,然後能夠在故事裏麵回應我的好奇,好與壞就在故事中。

所以我覺得設計狄仁傑的係列也好,劇本也好,最難的一步就是讓你吸引我之後,給我一個回應是我覺得滿意的。特別是狄仁傑的故事,因為狄仁傑在我們的曆史裏麵是有這個人的,在我們的文化裏麵,雖然他沒做過神探,可是我們把他當成神探了,既然是我們當他是神探的話,我們觀眾看到他所處理的事件跟別的事件不一樣,所以設計出很特別很特殊的事件。這些案情都要帶給我們超出意料的想法,可是超出意料的想法,要歸納到一個我們平常會接受的邏輯上,這種情況之下,就變成我們每一次給狄仁傑帶來任務都是帶有挑戰性的。比如這次我們講的是龍王的奇案,那世界上有龍王嗎?我覺得這一點上就是我們電影裏麵的案情要追查出來的真相。一般案情都會有一個很尋常的邏輯讓我們接受,比如說突然有一個很厲害的人,他會呼風喚雨,然後我們常常在故事裏麵說,原來呼風喚雨是假的,原來他是騙人的。可是我覺得在狄仁傑的神探世界裏,這並非是我們意料不到的事情,我覺得我們的邏輯常常給我們一種解釋,但某種奇案中包含著大自然裏很多看不出來的一些未知因素,類似一些在世界某個角落出現過的人物,比如說我們有些人潛水很厲害的,他可以在水下憋氣很長時間,如果按正常的邏輯解釋是不可能的,可是他確實能做到,所以我覺得狄仁傑的世界裏麵必須帶有這種成分,讓狄仁傑的世界更使我們覺得除了邏輯之外,還有一些現實裏麵也許我們想知道的好奇的地方。所以兩個因素加起來的話,就變成每一次狄仁傑出現的一些奇案,都會讓觀眾覺得故事很龐大,並且在別的故事裏麵未必會出現的故事。我希望這樣來讓狄仁傑更加在我們的世界神探的殿堂上更有一個位置,讓他更有魅力。

雖然狄仁傑是個神探,但角色上也會有缺陷,比如不會遊泳,這方麵是怎麼考慮的呢?

徐克:我覺得每個人物的有趣地方是因為他有很多缺點,比如說一個很勇敢的人也許他很大意,他很細心可是他細心裏麵也是有他忽略的一點,這是他的缺點,可是缺點是帶有一種對他的欣賞,對他有一種覺得這是很正常而且是一種很值得我們去尊重的東西。

我講過狄仁傑是一個完美的人,可是完美的人不代表你是什麼東西都做對,完美的人是一種誠懇,讓你覺得誠懇本來就是一種很原始的本性。他的善良跟他的純真,是來自他的誠懇,而不是說完美是來自他,完美不是一個人很漂亮、武功很高而且判斷力很強,完美是他讓我覺得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應該有的本質他都有,這是我覺得完美的地方。我覺得狄仁傑需要有一個過程達到我們對他的某種標準上的一個定位。他的不會遊泳實際上在《通天帝國》中也有這個想法,因為我是覺得狄仁傑是怕水的,怕水的人挺多的,所以這一次我們拍潛水的部分,發現這個事實是真的,不是說是假的,連水深一點都下不去,我覺得真的是跟這個狄仁傑是很符合的。而且狄仁傑在來到洛陽城,還沒經曆過這麼多的大案情的時候,我覺得他還是有他的經曆成熟之前的一個階段,哪怕是他木訥一點,我覺得木訥是很對的,如果他一來就很會講話,很熟悉而且很有經驗的話,就好像他是很有背景的人物,而不是一個從很基本的草根出來的人物。雖然狄仁傑他的家庭背景都是仕途,跟做官有關,可是我覺得狄仁傑在我的心目中應該是比較接近我一點,他出來的形象比較低調,而且帶有很多我們現代人的某種缺點,可是故事裏麵的劇情盡量安排到他可以做到一些我們現在做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