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這鄭國公就是魏征,而自己就是魏征的6歲的小女兒魏叔璣。自己還有四個哥哥、二個姐姐。姐姐們都已經出嫁,隨姐夫在任上。而四個哥哥都還小,還未娶妻,他們分別是13歲的大哥魏叔玉、12歲的二哥魏叔琬、10歲的三哥魏叔璘、8歲的小哥魏叔瑜。他們都已進了國子監念書了。而自己因為年紀還小,又是最小的孩子,母親韋氏就沒有讓自己入學。而且全家人都很疼愛這個最小的孩子。
這次魏叔璣是因為貪玩不小心跌入池塘,得了傷寒昏迷不醒。這就便宜了她魏靜。不,應該說以後她就是魏叔璣了。一聽順娘說她的老爹是魏征老媽是裴氏,她就無語了。貌似魏征是出了名的良臣,可死後的下場不大好。
記得以前看過的文裏麵說過這件事。魏征在死之前曾經向李二陛下秘密推薦當時的中書侍郎杜正倫和吏部尚書侯君集,說他們有當宰相的才能。可是在魏征死後,杜正倫因為負罪被罷免,侯君集因參與謀反而被斬首。李二陛下開始就懷疑魏征這位他認為很老實的人在朝廷有因私營黨的嫌疑。後來,李二陛下又得知消息:魏征曾把自己給皇帝提建議的書稿給當時記錄曆史的官員褚遂良觀看。李二陛下懷疑魏征故意博取清正的名聲,心裏很不高興。下旨解除衡山公主和魏征長子魏叔玉的婚約。到後來他越想越惱火,竟然親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而老媽韋氏也是勤儉持家,家裏就有十個不到的仆從。還有好幾個是李二陛下賜下的。因為老爹自幼失去雙親,他又不屑讓自家的下人去經商,所以家裏的經濟來源就是老爹的俸祿和皇家偶爾的賞賜,再加上裴氏的陪嫁莊子。
唉,話說古代的醫療水平還真差,一個小小的傷寒,這具身體的土著就這麼沒了。貌似魏征夫妻在魏叔珍之間還有三個孩子,都是還沒到周歲就夭折了。韋氏傷了身子,找人調養了好些年才有了大姐魏叔珍,不然的話也不能大哥魏叔玉才13歲啊。要知道魏征現在已經五十六歲了。
而此時是貞觀十年,還是李二陛下當皇帝,一代賢後長孫皇後現在則病重。記得貌似以前看的小說裏麵說長孫皇後正是在貞觀十年逝於立政殿。想到這兒,魏書璣有點不淡定了,要知道她從小最崇拜的女人就是這個長孫皇後,以前她看穿唐小說的時候,還想著要是自己能穿越唐朝,一定要去見識見識這一代賢後的風采。現在這個長孫皇後快要嗝屁了,自己哪還有機會見識她的風采啊?
看來自己要抓緊時間讓這個身體盡快康複了,這樣才能求得自己的老媽帶自己進宮去看望長孫皇後。剛順娘不是說過裴氏和長孫皇後的關係很好嗎?長孫皇後經常召見裴氏,要不是為著自己,長孫皇後生病,裴氏早該進宮去探望了。
對了,貌似N本小說裏麵都YY長孫皇後被神醫孫思邈給救了,既然長孫皇後人很不錯,她要不要也幫忙找找孫神醫?記得好像說這會兒孫神醫正在終南山裏麵采藥。隻要朝廷派得用的人動之以理曉之以情,他應該不會不盡人情不奉詔入京的吧?不過這也說不準。孫神醫這類的世外高人的想法他們這些凡夫俗子怎麼能明白呢?
但有一絲希望都得試試啊,說不定就能改變長孫皇後的命運呢。當然了,她也想讓孫神醫給自己現在的父親魏征好好看看,貌似魏征就好像是貞觀十七年去世的,他可是整個鄭國公府的精神支柱,他要是倒了,這個國公府也估計沒了。再說了,讓他好好活著也就不會有死前推薦杜正倫和侯君集的事了,那樣的話李二陛下就不會發神經把墓碑推倒了。自己的老哥也就能尚公主了。雖然他們家不一定稀罕去尚這個衡山公主。可是曆史上的衡山公主命運差得很,也很可憐的。自己就算不是聖母,可剛才看幾個哥哥對自己都是疼愛有加的,她實在不忍見到大哥魏書玉和衡山公主的婚約就因為李二陛下的遷怒就沒了。如果長孫皇後還在的話,肯定不會同意李二陛下這麼做的吧?
既然已經取代成為了魏叔璣,自己就要為她好好活著,嗯,這幾天一定要找機會好好逛逛這個鄭國公府。魏書璣暗暗對自己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