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帝國漢陽諜戰(4)(2 / 3)

伊藤博文老賊一見到盛宣懷就一改見張之洞的謙和態度,跟當年德國政府和總理衙門說話一個口氣,讓盛宣懷在大冶指定一處鐵山,劃歸給日本,由日本直接派人自主開采。盛宣懷之前聽張之洞說伊藤博文來談合作,希望自己能跟這個老家夥聊聊,沒想到這老家夥一見自己就盛氣淩人擺譜兒。盛宣懷撓了撓頭皮,眼前這個老東西把自己的老靠山李鴻章都唬得一愣一愣的,還真不能直接給撅回去,隻好很委婉地說:“大冶鐵山歸華商集股開辦,無論何人,不得另行開挖。”伊藤博文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兩國的戰爭已經結束,和談協議都簽訂了,日本從大清帝國詐騙的銀子也陸續到賬了,但現在畢竟在盛宣懷的地盤上,伊藤博文盯著盛宣懷一言不發。盛宣懷轉念一想,現在跟自己談生意的畢竟是日本的元老人物,在日本國內具有相當的話語權,現在他們新設立的八幡製鐵所就是眼前這個老賊推動的,八幡製鐵所是日本振興經濟的重點國有企業,這將是跟一個國家做生意。盛宣懷腦瓜子咕嚕一轉:“如果由華商公司將所挖礦石售運日本,尚可商辦。”伊藤博文帶著盛宣懷的這句話,還有變法失敗慘遭殺身之禍的康有為回到了日本。盛宣懷將與伊藤博文的會見情況向張之洞進行了詳細地彙報,張之洞之前和伊藤博文見麵後就對日本的製鐵進行了摸底,對伊藤博文提出的合作開始產生懷疑,令盛宣懷積極籌措資金。盛宣懷不斷地和英國、比利時金融機構進行接洽,按照開發萍鄉煤礦、大冶鐵礦以及設備改造的資金缺口,漢陽鐵廠已經商洽向英國銀行借五十萬鎊、向比利時銀行借四百萬法郎。盛宣懷和英國、比利時銀行秘密談判的一舉一動很快就被日本商業間諜掌握。

1898年12月18日,外務次官都築馨六就將一份密報交給伊藤博文,電報是日本駐上海總領事小田切萬壽之助發的。小田切萬壽之助在密報中告訴伊藤博文一件非常重要也非常緊迫的事情,接手張之洞的盛宣懷將漢陽鐵廠改為商辦,雖然有鄭觀應這樣的大商人出麵主持大局,但是資金非常的緊張:“近來我國製鐵所與漢陽鐵政局和大冶礦山的關係,日漸密切,我相信此際由我國提供此項資金,將鐵政局和大冶鐵礦管理權,掌握到我國手中,實屬極為必要之事。”小田切萬壽之助在密報上詳細闡述了操控大冶鐵礦對日本鋼鐵複興以及日本民族複興的四大劃時代意義:一、有運出日本焦煤運回礦石生鐵之利;二、有在中國扶植日本勢力之利;三、有東方製鐵事業由日本一手掌握之利;四、有使中日關係更加密切之利。小田切萬壽之助甚至向日本帝國議會提出:“鑒於我國經濟現狀,如資本家自己不願投資,則希望帝國政府予以相當援助,使能提供資金,以不失此大好機會。”

小田切萬壽之助的密報在日本的內閣猶如一枚炸彈,內閣的官員情緒高漲,躍躍欲試,伊藤博文越來越意識到小田切萬壽之助提出的掌控大冶鐵礦的建議對日本複興的戰略意義。1898年12月27日,奉伊藤博文之命令,日本外務大臣青木周藏找到了正在全權負責籌建八幡製鐵所的農商務大臣曾袮荒助,商談小田切萬壽之助密報提出的帝國重要戰略項目,尤其是盛宣懷與英國比利時的銀行借款一旦達成協議的話,那麼日本就將處於被動局麵,甚至伊藤博文在與盛宣懷見麵時談到的鐵礦石與煤炭交換的生意,可能也要受到英國與比利時人的諸多限製。青木周藏最後提出:“此與購買大冶鐵礦石一事有關,有對小田切複電指示之必要。”第二天,曾袮荒助以機密函件的方式向青木周藏表達了農商務省的決定:“提供此項資金,係兩國交際上之善策。”就在當天下午,曾袮荒助將八幡製鐵所的一把手和田維四郞叫到了自己的辦公室,千叮嚀萬囑咐,讓和田維四郞立即動身到上海找盛宣懷,想方設法一定要趕在盛宣懷同英國、比利時銀行簽訂借款合同之前,將大冶鐵礦的鐵礦石合同簽訂下來。曾袮荒助還特意與和田維四郞分析了盛宣懷所處的尷尬境地,現在的盛宣懷已經不是幾年前的盛宣懷,李鴻章這個靠山簽訂完《馬關條約》回到國內就被慈禧太後罵了一頓,然後被調到兩廣總督的位置上閑置起來,盛宣懷隻有投靠張之洞,李鴻章在盧漢鐵路上給張之洞來了個釜底抽薪,兩人關係劍拔弩張,盛宣懷接手漢陽鐵廠名義上是商辦,事實上盛宣懷對張之洞這個靠山還是不放心,所以他會在生意中做到讓自己利益最大化。曾袮荒助最後還特意叮囑和田維四郞簽訂合同期間要對漢冶廠礦進行深入仔細地調查,以便日本帝國議會做出向漢陽鐵廠貸款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