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帝國漢陽諜戰(4)(1 / 3)

1894年5月25日,帝國的天空萬裏無雲,武漢三鎮人山人海,一大早張之洞就穿上了朝服,在一群官員的簇擁下來到了鐵廠,曾經的窪地現在是廠房林立,高爐巍巍,鐵路縱橫,氣勢如虹。歐仁·呂柏將火把遞給張之洞,張之洞挽起袖子將火把伸到了爐口,熊熊烈火照耀著張之洞笑眯眯的臉龐。慢慢地,滾滾鐵流像彩虹般從爐台飛出。張之洞的心情是相當的激動:“今日之軌,他日之械,皆從此出,將來軍旅之事,再也不用仰仗於他人。”四年前,在夜郎國,洋務奇才潘露興奮地點燃熔鐵爐的一刹那,帝國也在為之歡呼,今天張之洞點燃漢陽鐵廠的一刹那,世人驚歎,已經撒手人寰的唐廷樞九泉有知的話,一定會為自己當年輕視張之洞的言論而內疚。當天應邀出席漢陽鐵廠點火儀式的美利堅合眾國駐漢領事查爾德感歎道:“這家企業是迄今日為此,中國以製造武器、鋼軌、機器為目的的最進步的運動,因為這個工廠是完善無疵的,而且規模宏大,就是走馬看花地參觀一下,也要幾個鍾頭。”日本駐華記者當天就向日本國內發出了漢陽鐵廠點火的報道:“登高下瞻,使人膽裂;煙囪凸起,矗立雲霄;屋脊縱橫,密如鱗甲;化鐵爐之雄傑,碾軌床之森列,汽聲隆隆,錘聲丁丁,觸於眼簾,轟於耳鼓者,是為二十世紀中國之雄廠耶!”正在籌劃兵發朝鮮直搗大清帝國北洋水師的龐大作戰計劃的伊藤博文看到了這篇報道,眉頭緊鎖,自己創辦的日本第一家官營釜石製鐵所在通貨膨脹的經濟危機之中倒閉了,如果不能迅速擊敗大清帝國,日本就再也沒有機會擊垮這個鄰居了。

潘露的悲劇很快在張之洞身上重演,煤炭成了一個大問題,王三石煤礦挖著挖著就挖出大水,隻有在旁邊的馬鞍山煤礦采煤,結果煉出來的鐵軌斷裂現象很嚴重,關東鐵路都不給漢陽鐵廠下訂單。死要麵子活受罪的張之洞看著一塊塊廢鋼廢鐵出爐,加上甲午海戰開始,朝廷根本沒有銀子給漢陽鐵廠,張之洞在給慈禧太後的折子上痛心疾首又無可奈何:“臣力小任重,時切悚惶,加以督工籌款,事事艱難,夙夜焦急,不可名狀。惟以此事為自強大計所關,相機趕辦,期於必成,斷不敢因工巨款絀,中途停廢,以致創舉無效,貽譏外國。”甲午海戰,大清帝國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伊藤博文帶著羞辱的心態將李鴻章叫到吃河豚的小飯館,讓李鴻章簽約賠償兩億兩白銀。為了賠款,已經財政破產的大清帝國再也沒有資金修路辦廠,下令官辦企業“招商承辦”。1896年,走投無路的張之洞將漢陽鐵廠交給了盛宣懷,盛宣懷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派工科進士三品郎中李維格帶大冶鐵礦鐵礦石、萍鄉煤礦煤焦以及漢陽鐵廠鋼鐵產品,請英國鋼鐵化學專家史載德化驗廠礦產品,一個困擾張之洞多年的難題成為國際笑話在帝國傳開了,漢陽鐵廠鋼鐵質量以及數量少的重要原因是張之洞從英國購買煉鋼爐時,根本就沒有化驗原材料情況,所購買的貝色麻爐,是用酸法煉鋼,不能脫磷,而大冶鐵礦含磷過重,自然生產的鋼軌不合格。根據歐洲權威礦師的說法,生產魚尾板等小件的是馬丁爐,屬堿法煉鋼,脫磷效果好,所煉出的鋼材質量優等。找到症候的盛宣懷決定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募集民間資金來開辦漢陽鐵廠,並改組漢陽鐵廠構架,將漢陽鐵廠改為總廠,大冶鐵礦隸屬總廠,聘請大商人、大作家鄭觀應為漢陽鐵廠總辦。就在盛宣懷準備大刀闊斧地改組漢陽鐵廠的時候,日本幽靈來了。

1897年6月,從大清帝國詐取了兩億兩白銀的日本一下子暴富,決定進行現代化煉鐵,但是官營八幡製鐵所一開工建設就遇到一個致命難題,福岡縣八幡村附近有豐富的築豐煤礦,可是整個日本鐵礦資源貧乏,根本找不到理想的礦石。伊藤博文突然想起1855年派出去的間諜井上帶回來的報告,大清帝國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歐美也報道過,在漢陽鐵廠點火的時候,日本的記者也發回了報道,伊藤博文通過外交的手段讓八幡製鐵所技師西澤公雄當上了大清帝國實業顧問,西澤公雄以顧問的身份,到大清帝國各地考察,西澤公雄肩負著伊藤博文交付的一個秘密使命,那就是私訪礦產資源。西澤公雄很快就摸準了大冶鐵礦的情況,在寫給伊藤博文的報告中稱大冶鐵礦石品位高、儲量極其豐富。西澤公雄向八幡製鐵所建議日本鋼鐵工業以取得中國原料為上策。伊藤博文迅速將西澤公雄的建議上報帝國議會,這個建議最後成為日本發展鋼鐵工業的國策。1898年9月,正當康有為一幫激進知識分子天真地以為殺兩個反對變法的二品大員,就能變法成功的時候,伊藤博文大張旗鼓地來到了紫禁城,康有為一行為伊藤博文的到來歡欣鼓舞。伊藤博文哪有心思理會康有為他們,整天盤算著怎麼跟張之洞談生意,見到張之洞,伊藤博文試探性地對他說:“日本神戶船廠能夠煉出上等焦炭,可以考慮運到湖北,直供漢陽鐵廠,回船時代銷大冶鐵礦石,豈不兩全其美?”盛宣懷剛剛在萍鄉找到品質優良的煤,還沒有來得及開采,聽伊藤博文這麼一說,張之洞還真有點動心,但是當時並沒有立即答應伊藤博文,而是推給了盛宣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