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帝國漢陽諜戰(3)(1 / 3)

張之洞麵臨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那就是無論是修路還是煉鋼,都苦於沒有銀子,於是張之洞跑到了醇親王府,醇親王的身體是一天不如一天。張之洞一陣噓寒問暖之後轉入正題,提出要戶部劃撥官款作為修鐵路的專款,醇親王對李鴻章臨陣看笑話的事情很撮火,尤其是李鴻章興辦了江南製造局、招商局以及開平礦務局之後,勢力如日中天,把控著直隸總督兼北洋集團,在英美各國都被叫作大清帝國副總統。醇親王已經給兩江總督劉坤一下了話,讓自己的狗腿子張翼辦洋務,最好能夠去招商局、開平礦務局這樣的大企業曆練曆練,醇親王一是希望自己的人掌控這些大企業分解李鴻章的北洋集團洋務勢力,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自己的兒子一直被老太太慈禧太後壓製著,如果醇親王府不能掌控一些實體企業進一步掌握改革開放的帝國話語權,可能醇親王府就要在自己一命嗚呼之後快速衰敗。醇親王看著眼前這個雄心勃勃的漢族官員,臉上浮現出微笑,憑他自己的直覺,大清帝國最後能跟李鴻章抗衡的唯有張之洞。醇親王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香帥,鐵路專款我去太後那裏爭取,每年給你撥兩百萬兩,現在時局艱難,你們一定要注意開源節流。”

醇親王的諄諄教誨猶如一枚鋼針刺在李鴻章的心髒,將張之洞和李鴻章推向了更為尖銳的對立麵,也埋下了一個致命的地雷。李鴻章一聽醇親王這老爺子還真就被張之洞的吹牛之術給忽悠了,立即給兩廣總督李翰章電報,讓他把張之洞在兩廣任上購買的鐵廠設備統統還給張之洞,讓鐵廠這個無底洞先將張之洞給纏住。張之洞當年在廣州通過大清帝國駐英國公使劉瑞芬,在英國購買了熔鐵爐兩座,和潘露督辦的青溪鐵廠一樣都是在英國諦塞德公司買的,日產能力100噸,還有煉熟鐵、煉鋼各爐、壓板、抽條、製軌各機器,一共花去十三萬兩銀子。李鴻章在寫給哥哥李翰章的信裏對張之洞一通嘲笑之後,決定找醇親王好好商量商量,要給先煉鐵的張之洞來個釜底抽薪。

到了醇親王府,李鴻章跟醇親王一番寒暄之後,提起了津通鐵路的事情,李鴻章故意長歎一口氣:“若非確有利益,斷不能上欺殿下,殿下非見其確有利益,亦不能輕信鄙言而以之上誤聖聽。微臣一片苦衷,倘竟置之不論不議,知者以為優容,不知者且以為認錯,以此海署所奏文件,竟不足輕重矣。”醇親王奕譞一開始是想通過張之洞來牽製李鴻章,怎麼一聽李鴻章這話不是個味,李鴻章挑撥奕譞,津通鐵路的否定,看上去張之洞是為醇親王遭遇反對派夾擊解圍,實際是奪權攬功,否定津通鐵路的修建不是否定我李鴻章,而是否定了醇親王的奏疏,天下人不知道的肯定說王爺在朝廷無足輕重,修建盧漢鐵路是張之洞提出來的,但是王爺的海軍衙門還幫著在戶部給張之洞要銀子,修好了功勞是張之洞的,修不好還說戶部資金有問題。醇親王奕譞恍然大悟,看來張之洞不僅僅喜歡吹牛,而且還挺有心計,忙問李鴻章有何對策。“王爺,我得到情報,沙俄已經通過決議,修建西伯利亞大鐵路,鐵路的終端是東北,東北是大清王朝的龍興之地,一旦沙俄人將鐵路修到東三省,對帝國的威脅就太大了。還有日本人一直對朝鮮王國虎視眈眈,我們應該先修關東鐵路,以抗衡沙俄和日本對東三省的滲透。”李鴻章看奕譞表情凝重,繼續說服醇親王,“王爺是否還記得左宗棠當年提出的塞防,我們現在的陸軍依然靠步行和騎馬,我們北洋的海軍再強大也隻能是沿海線,一旦沙俄和日本從東三省陸路進攻,等我們的部隊開赴前線,可能要塞早已被敵國軍隊占領,關東軍情緊急。”奕譞一聽李鴻章說得在理,現在自己是海軍總理衙門大臣,一旦東三省出事,北洋水師可能被敵國軍隊從陸路偷襲,到時候他張之洞蝸居在荊楚,倒黴的是自己。奕譞第二天一大早就給慈禧太後上了一個折子,要求暫緩盧漢鐵路的修建,將戶部調撥的鐵路專款轉撥到關東鐵路上麵,兩廣轄區每年上繳十萬兩鐵路銀子。

龐大的帝國鐵路網計劃突然之間取消了,每年兩百萬兩的銀子也沒有了,張之洞撫摸著剛剛從廣東運到武昌的煉鐵爐是火冒三丈。李鴻章為了自己麵子的一己之私對張之洞來了個釜底抽薪,正是這背後的一招為張之洞的大工業夢想埋下了資金鏈斷裂的禍根,也為日本人乘虛而入,通過資本霸占大清帝國鐵礦石留下了絕佳的機會。正在張之洞火冒三丈的時候,德國使館的時維禮·沙伊特魏勒普找上門來,張之洞了解這個日耳曼人,在使館工程司工作,還沒有等張之洞開口,時維禮·沙伊特魏勒普很禮貌地將一份鐵路計劃書遞交到張之洞的手上。看了看時維禮·沙伊特魏勒普的盧漢鐵路修建計劃書,張之洞無奈地搖了搖頭:“時維禮先生,盧漢鐵路已經被朝廷下令緩修,謝謝你的計劃書。”時維禮聳了聳肩:“難道這就是你們大清帝國文人常說的朝令夕改嗎?”張之洞對這個洋鬼子對成語運用得如此嫻熟頗有幾分意外,剛才還憋屈的心裏一下子放鬆了許多,朝時維禮點了點頭:“時維禮,你在使館做工程設計,我想開辦鋼鐵廠,你有什麼好建議?”時維禮嗬嗬一笑:“總督大人是要顧問我?”張之洞一看這個德國人還挺鬼,經過幾天的交談,確信這個德國佬在重工業方麵頗有建樹,決定聘其為工業顧問。時維禮一聽高興壞了,回到使館就將工程司的差事給辭了,跑到張之洞的府上當幕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