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帶著募集來的革命債券準備大幹一場,這一次孫中山不再那麼盲目衝動,他的越南之行背後有著法國議會這個強大後台支持。甲午海戰期間伊藤博文的言而無信讓孫中山對日本很失望,在1900年3月通過一個中國裁縫認識了法國駐日大使阿爾芒,阿爾芒被孫中山一通推翻清朝的狂熱計劃所震撼,便向他介紹了當時法國派駐印度支那總督韜美。1905年上半年,孫中山兩次專程遠赴巴黎,去拜訪已經升任法國眾院議長的老朋友韜美,在韜美的撮合下,孫中山迅速與法國議會中的“殖民派”重量級人物埃裏臭、畢盛、班樂衛認識,1905年2月9日和5月18日,孫中山被外交部的雷奧兩次接見,孫中山抓住法國人脆弱而又膨脹的物欲,利用法國想維持在華利益的算盤。日本與英國結盟之後打敗了俄國,法國在印度支那的利益就非常的薄弱,法國如果援助孫中山革命推翻清朝,就可以抵製日本的威脅。韜美和雷奧經過孫中山這麼一通分析,決定考慮支持孫中山,答應貸款給孫中山購買武器。在法國的議會之中很快形成了交趾支尋那(南圻)代表眾議員德隆點爾、陸軍部長貝爾托、殖民部長、雇主聯合會的活動分子克萊芒泰爾和部分商人在內支持孫中山推翻清朝的組織,1905年3月底,中國情報處成立,7月,布加卑上尉被任命為處長。在與法國政界打交道的同時,孫中山還認識了東方彙理銀行和魯繼埃所創辦的法國工商銀行等金融界大腕,並且得到大筆革命資金援助。從橫濱趕赴越南的郵船停泊上海吳淞口時,孫中山決定在上海等待駐天津法軍參謀布加卑。布加卑是奉法國陸軍部部長貝爾托的命令求見孫中山的,布加卑告訴孫中山法國政府已經同意為中國的革命提供幫助。孫中山非常的高興,一抵達越南西貢,法國人李安利受法國政府的命令與孫中山接觸,孫中山委托他在巴黎印製一宗債券,以充革命經費等用。
李安利回法國發行債券了,孫中山在越南建立了同盟分會,首要任務就是發行在日本以中華民務興利公司為名印刷,一直帶在身上的兩千張麵額一千元的債券,這個時候孫中山的身上身無分文,隻有靠發行這兩百萬債券來籌集軍餉。孫中山首先給新加坡僑商陳楚楠寫信,希望陳楚楠能幫助自己物色富商子弟認購革命債券,為了吸引南洋富商,孫中山祭出了跳樓價推銷債券,千元麵值的債券隻要支付二百五十元就可以,革命成功後按照麵值償付。南洋的大商人家族多在國內,這些人對這個突然到來的年輕人感到很陌生,加上他言論偏激,開口就是要造反殺頭的,大商人們擔心在海外資助了孫中山而使國內的族人遭遇砍頭的危險,所以大多對孫中山的跳樓價股票袖手旁觀。讓孫中山意想不到的是小商小販對股票很感興趣,節衣縮食購買債券,但是千元麵值打折之後仍然要支付二百五十元,對於小商小販來說壓力依然大,甚至出現幾個人合夥購買一張債券的現象,這也為後來孫中山發行五元、十元、一百元麵額的革命債券提供了經驗。原計劃籌措兩百萬元革命經費的孫中山在打折銷售後集資不到五萬元,債券的發行非常的失敗,孫中山不得不重新製定債券發行計劃。
當孫中山為債券銷售發愁的時候,大清帝國出洋考察再次啟動。1905年12月7日,端方、戴鴻慈作為第一路人馬,帶著三十三名考察團成員,在家裏祭拜了祖宗,在袁世凱的秘密保護下從秦皇島登艦遠赴日本。1906年1月1日,由載澤帶領的另一路人馬共七人也秘密出發,首站依然是日本。端方、戴鴻慈一到日本,就和保救大清皇帝公司的副董事長梁啟超接上了頭,一直深受康有為、梁啟超影響的端方開始不斷接受梁啟超的洗腦。後來載澤一行受到伊藤博文的親自接見,並給大清帝國的考察團詳細介紹了日本的憲政改革,從法製到工商,非常的係統全麵。之後考察團按照計劃曆時半年對英國、意大利、德國等國家進行了考察,並向慈禧太後提交了將近二十多萬字的憲政啟動奏折,其中絕大部分奏折是梁啟超捉刀代筆,大清帝國的憲政考察成為了康有為、梁啟超集團戊戌變法複辟行動的契機,進一步擴大了大清保皇帝公司在海外的影響力。孫中山在檀香山、夏威夷等的革命後方根據地出現了擠兌風潮,投資者想方設法追蹤孫中山的下落,孫中山在南洋募集資金失敗導致革命資金鏈驟然繃緊。而日俄戰爭已經出現了日本必勝的勢頭,法國政府對孫中山的前途開始擔憂,一旦孫中山武裝起義失敗,就意味著法國與日本以及日本的盟國英國交惡,之前法國曾經和大清帝國打仗以失敗收場,導致法國政府內閣倒台,英國人對法國人的實力嗤之以鼻。孫中山的法國盟友隨之出現了內部分化,不再加速籌集資金,孫中山在越南的武裝起義計劃隨時可能擱淺,在南洋僅有的幾萬元融資也遭遇擠兌,一旦康有為集團再趁機乘勝追擊,孫中山很快就會陷入資金與盟友的雙重斷裂危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