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年中,大清帝國憲政考察五大臣紛紛將推行憲政的奏折提交給慈禧太後的時候,在法國人李安利的籌劃下,孫中山正在忙著以“中華革命政府”名義發行英文與法文雙麵麵值100元銀洋的債券,為武裝起義募集資金。這一次孫中山將融資規模進一步擴大,一次性發行10萬張,預期募集資金一千萬元,這一次的銷售策略依然是打四折發售,為了顯示誠信,特意在債券上注明持券人可以憑券到中華革命政府機關所在地的廣州或海外代理處的國庫中換取相應的現錢。這一次購買債券的依然是小商小販,在購買者的眼裏,孫中山發行的債券什麼英文法文他們不懂,看著花花綠綠的就是銀票,但是他們從來沒有考慮過投資的風險性,孫中山募集資金是用於造反革命,推翻現在的滿清王朝,在國內設置的機構都非常的隱秘,拿到債券基本不可能找到兌現的地方。人心向背成了孫中山募集資金的命門,吳樾在正陽門引爆炸彈已經將武裝革命推向了帝國子民千夫所指的武裝暴動的懸崖,五大臣出洋考察讓新政立憲成了萬民期待的國家蛻變,孫中山非常的孤獨,開民智、得民心已經成了孫中山發行股票前的決定性路演推銷。正在這個時候,大清帝國跟日本簽訂了一個協議,要求日本政府將危險分子孫中山驅逐出活動中心日本。
1906年10月13日,風和日麗,撲通一聲巨響,日本東京二重橋下水池邊圍觀的人越來越多,隻見水池中一個拖著長辮子穿著長袍馬褂的年輕人在撲通撲通地掙紮,圍觀的日本人冷冷一笑,雙手抱在胸前看熱鬧。等警察趕到現場,長辮子的中國年輕人已經沉到了水池底下,警察用鐵鉤子勾住年輕人的長辮子將屍體拖出水池,在年輕人的身上搜出學生證和一封信。年輕人是1905年冬天鎮國公載澤出國考察帶到日本的法政專業留學生李培仁,老家山西陽高縣。鎮國公載澤親自帶到日本的留學生跳水自殺立即引起了日本警方的高度重視。日本警察趕緊將李培仁的屍體送到山西留日學生同鄉會事務所,並將李培仁痛罵清廷盜賣山西礦權,揭發英國經濟侵略的陰謀,激勵山西人民誓死爭回礦權的絕命遺書交給同鄉會。第二天,李培仁生前好友又將另一封絕命書送到山西留日學生同鄉會事務所,同鄉會的老鄉們看著李培仁句句帶血的絕命書,肝膽俱裂,李培仁用血寫下了爭礦理由和殉礦決心及最後希望。同鄉會讀罷李培仁的絕命書人人垂淚,決定在報紙上公布李培仁的兩封絕命書,報章一出,留日的大清帝國學生群情激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