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仁以死抵製朝廷出賣的山西礦權早已落入洋人之手。1896年,意大利人羅沙聯合英國意大利商人共同組建“福公司”,勾結通過知府銜買辦劉鶚、候補知府銜山西商務局會辦方孝傑成立了空殼公司“晉豐公司”,晉豐公司與福公司假合資,共同(實為福公司獨自)開辦山西盂縣、平定州、澤州和潞安府所屬礦產。為了取得開采權,通過行賄的方式從山西巡撫胡聘之手裏拿到批文,意大利人開啟了中外虛假合資公司行賄帝國官員霸占大清帝國礦產資源的惡劣先河,為之後百年資本市場公司造假樹立了一個恥辱性的榜樣,外資的毒液對國家命脈資源的滲透超過槍炮對肌體的摧殘。沒幾天山西籍貫的官紳交相上奏胡聘之受賄五十萬金出賣晉礦,清廷黜退“晉豐公司”。1898年5月21日,總理衙門批準了《山西開礦製鐵以運轉各色礦產章程》以福公司向山西商務局提供借款一千萬元為條件,將山西開礦與築路等項由山西商務局直接轉請福公司辦理。1905年,福公司單方麵宣布開采權歸自己所有,大清帝國必須關閉山西的小煤窯,並在鐵路沿線插滿福公司的旗幟,不讓當地老百姓挖煤。更為誇張的是,在正陽門火車站發生爆炸那幾天,英國駐華大使薩道義正式照會清朝外務部,稱山西煤礦係福公司專辦,所有中國人開辦的煤窯,應一律封閉。意大利人與英國人的流氓行為激怒了新式學堂的讀書人,山西大學堂、省城各中學堂學生紛紛罷課,遊行示威,集會抗議,發表宣言“礦存山西存,礦亡山西亡”,並推舉學生代表,根據萬國公法向英人交涉;得到消息的留日學生向山西商務局和山西巡撫電詢真情後,在東京的神田、江戶亭舉行大規模集會。大清帝國的外務部在抗議高潮期間仍然以福公司開辦山西煤礦有約在先,“已成鐵案”,準其開礦。
絕望的李培仁希望自己的死能夠喚醒大清帝國統治者的強國意識,收回山西的礦權。孫中山得知李培仁自殺的消息,深為惋惜之餘,頓感自己大收民心的機會來了。馬上召集第一秘書同盟會骨幹、大書法家胡漢民,同盟會機關報《民報》主編、大文學家筆杆子章太炎召開秘密會議,探討如何利用李培仁生命的代價來喚醒帝國子民的革命意識。滿清王朝將鐵礦、煤礦、路權通過一係列的資本手段拱手讓給外國人,中國的重工業化振興新政成為泡影,請願與上書已經失去了作用,康有為等人浪跡海外已經成為鐵的事實,隻有推翻滿清王朝的統治才能掌握國家的完整主權。最後的結論是發動大規模的在日留學生為李培仁召開追悼會,利用追悼會的機會使滿清王朝出資派到海外的留學生走到統治者的對立麵。在山西同鄉會以及章太炎、胡漢民等人的周密籌劃下,11月4日,來自中國十八省的留學生代表及中國在日知名人士在東京隆重召開千人追悼會,媒體記者蜂擁而至,各大報章連篇累牘地報道李培仁的絕命書以及死亡的真正原因。在日本已經完全激發了留學生對抗朝廷的情緒以及思維,但是在日的留學生畢竟影響力有限,山西同鄉會在同盟會的暗中策劃下,決定將李培仁的遺體通過輪船運回太原,在太原舉行規模龐大的悼念活動,進一步激發山西人民的對抗情緒。李培仁的靈柩千裏顛簸運回山西太原,停放在文瀛湖畔對外開放,在李培仁山西追悼會的當天,山西太原萬人空巷,淚水灑滿了整個烏雲籠罩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