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王朝的顛覆者(1)(3 / 3)

最受刺激的莫過於正元錢莊的老板陳逸卿,這個跟洋人打交道的陳逸卿是茂和洋行、新旗昌洋行和外商利華銀行的買辦,自己開有慶餘洋貨號、正元錢莊,還參股了兆康錢莊。陳逸卿親自拜訪了麥邊以及彙豐銀行的董事們,麥邊在地圖上給陳逸卿指了指蘭格誌以及在澳洲的橡膠園,陳逸卿通過利華銀行的洋人同事打探了倫敦橡膠行情,得到行情暴漲的確切消息之後,決定發行遠期莊票(錢莊起源於錢鋪,又稱“錢肆”,是中國舊式金融機構,上海錢莊簽發或承兌的銀票信譽很高,稱作“上海寸頭”,中外商客頗為歡迎。莊票是錢莊所發行的有價票據,又稱“銀票”。發行莊票是錢莊的首要業務,錢莊按寄存戶存銀數額填發存款收據,不記客戶姓名,認票不認人,可以在市麵流通。過去錢莊隻重信用,不重手續,莊票比較粗簡,上海的莊票大多是直式,票麵直書三行文字,右邊為莊票號及印章,中間一行為金額,左邊為日期及蓋有莊號的印章。莊票用途很廣,一般分為即期、遠期兩種。所謂“即期”,就是見票即付;所謂“遠期”,就是要到票麵約定的日子才能付款),並用遠期莊票到彙豐銀行以及寧波幫創辦的四明銀行進行抵押拆借資金。兆康錢莊的老板戴家寶聽說陳逸卿買入了大量的蘭格誌橡膠股票,趕緊利用自己裕興洋行買辦的身份跟外國人打聽,謙餘錢莊的老板陸達生也跑到關係不錯的麥加利銀行打探橡膠股票的消息,陸達生和戴家寶跟著陳逸卿大膽發放莊票。短短兩個月之內三家錢莊發行莊票600萬兩。隨著麥邊橡膠騙子聯盟虛假消息的發布,陳逸卿等人不斷地加重自己的股票倉位,買入600萬兩之後又向森源、元豐、會大、協豐、晉大等錢莊以及四明銀行調劑頭寸。根據上海地方誌的統計,當時上海灘資金砸向橡膠股票總計四千萬兩左右,上海所有流動資金幾乎全部買入橡膠股票。

1906年6月,倫敦橡膠行情走弱,到7月初麥邊已經將手上的股票全部拋售,麥邊突然消失了。慈禧太後的救駕功臣岑春煊在這個時候揭開了橡膠股票暴漲的驚天黑幕:在帝國花案之中打擊袁世凱奕劻聯盟之後,岑春煊遭袁世凱算計,袁世凱密令心腹上海道台蔡乃煌在上海找了一家洋人開設的照片衝洗店,將岑春煊和康有為兩人的照片進行PS合成處理,很快慈禧太後就收到了岑春煊和康有為笑眯眯地在一起合影的照片,一直深惡痛絕康有為的慈禧太後怒不可遏,岑春煊被趕出權力中心。調任兩廣總督的岑春煊一直裝病逗留在上海,在上海的岑春煊顯露出當年“京城三大惡少”的本性,開始在上海灘瞎轉悠。轉悠期間發現鐵路大臣盛宣懷與外國人交往甚密,岑春煊決定秘密調查這個勾結洋鬼子的帝國官員,在秘密調查盛宣懷的過程中,他首先著手調查的是盛宣懷的通商銀行。

為了搞明白銀行間的運作,岑春煊決定向通商銀行的競爭對手,寧波幫興辦的四明銀行取經。取經期間發現四明銀行給錢莊拆借了不少銀子,這些銀子都買了蘭格誌橡膠股票,股價超過招商局的蘭格誌讓岑春煊疑竇叢生,這個橡膠公司生產的橡膠難道比黃金還值錢?搞不懂股票也搞不懂橡膠的岑春煊秘密委托大清帝國駐南洋領事調查蘭格誌以及新那旺的生產狀況,調查的結果發現蘭格誌和新那旺壓根就沒有什麼橡膠園,麥邊就是一個英國小混混而已。陳逸卿得到信息馬上去找麥邊,發現蘭格誌橡膠種植公司已經是人去樓空,第二天麥邊潛逃的消息迅速擴散,蘭格誌股票高台跳水,麥邊創造的每股1675兩的神話迅速化為泡影,105兩一股的蘭格誌橡膠都無人購買,新那旺等橡膠股票也成為垃圾,陳逸卿損失200餘萬兩,戴嘉寶損失180餘兩,陸達生損失120餘萬兩。1910年7月21日,陳逸卿的正元錢莊、陸達生的謙餘錢莊破產倒閉,22日,兆康錢莊以及森源錢莊關門。隨後大批錢莊跟著關門。麥邊卷著各大錢莊的錢跑回了英國,彙豐銀行、麥加利銀行等外資銀行給錢莊的貸款一下子成為爛賬,集體向上海錢莊以及大清帝國的銀行追債,由於上海灘的莊票在錢莊中相互拆借形成盤根錯節的關係,隨著錢莊的倒閉,上海金融已經完全崩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