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3章 王朝的顛覆者(1)(2 / 3)

1903年,猶太裔英國奸商、麥邊洋行的老板麥邊旗下的麥邊輪船公司,在長江航線的價格血戰之中敗在大清帝國大型航運標杆企業招商局手上,破產的麥邊洋行隻有將產業賣給日本人進行還債,經曆過1883年大清帝國股市瘋狂的麥邊,決定幹一票當年礦產股票造假上市的勾當來空手套白狼。對大清帝國投資者不懂股票卻盲目瘋狂的賭博心理非常了解的麥邊,決定利用帝國比較陌生的橡膠概念大做文章。1903年破產的麥邊當年就注冊成立了一個皮包公司——上海蘭格誌拓植公司,宣稱公司擁有橡膠園、采伐木材、開發石油等業務,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麥邊就在上海租了個辦公室開始推銷股票。上海人搞不懂什麼是橡膠,麥邊的股票根本就賣不出去,不過這個騙子商人很有耐心,一直貓在上海等待國際橡膠價格上揚。1908年世界金融中心英國倫敦橡膠價格每磅售價2先令,至1909年年底價格翻了五倍,漲至10先令,足足等了六年的麥邊再次在報紙上打廣告銷售股票,並且通過媒體鼓吹倫敦市場橡膠股票的瘋狂。短短幾個月,上海灘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了40家橡膠公司,麥邊秘密召集這些歐美商人,將麵值100荷蘭盾(白銀六十兩)的橡膠股票提高價格出售,除了廣告宣傳以及新聞報道,麥邊等人還聯手上海灘的洋行,簽訂了洋行代售橡膠股票的協議。在1909年年底上海灘的洋行門口出現了各種“代客買賣各種橡皮股份”的牌子,麥邊甚至直接將蘭格誌拓植公司的股價抬高到920兩白銀的天價,15倍的暴漲讓整個上海灘沸騰了,蘭格誌拓植公司的門口出現夜夜排長隊等待麥邊增發股票的景象。到了1910年,元旦剛過,上海灘的中英文報紙更是報道倫敦市場橡膠價格上漲到12先令,短短幾天就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更加刺激了上海灘錢莊老板的心髒。

橡膠神話在輪番的上演,麥邊借著倫敦市場的暴漲不斷地操縱拉升股價,在麥邊的周圍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歐洲騙子聯盟。在上海成立橡膠公司的歐洲商人壓根兒就沒有收割到一兩橡膠,在東南亞購買到橡膠園種植土地的隻有一兩家,種苗都沒有影兒。絕大部分騙子根本就沒有去過東南亞,隻是在地圖上找到一個地名,學習一些傳教士胡編亂造編譯的當地介紹風土人情的資料,就開始成立皮包公司,然後就用臨時學到的東南亞風土人情資料,結合倫敦市場的橡膠瘋狂,到外資銀行駐上海分支機構編造故事,一通忽悠之後,騙子公司就和麥加利銀行、彙豐銀行、花旗銀行三家上海灘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外資銀行簽訂了一個授信貸款協議。有了銀行的支持,騙子們就開始在報紙上大做廣告,編造虛假的美好前景,因為有外資銀行的授信,所以投資者可以將股票在外資銀行進行抵押變現,同期騙子們還不斷將倫敦市場的情況通過媒體來煽動投資者的情緒。橡膠騙子聯盟的抱團忽悠很快就將上海灘攪動得熱血沸騰,麵值百元的股票在發售現場就漲到六千元,久不出門的大小姐姨太太、山西票號的老板、江淮的鹽商、南來北往的商賈,隻要聽說有橡膠公司發行股票,都紛紛提著現銀、銀票以及金銀首飾排隊購買,為了搶購到股票甚至出現騷亂。為了引誘投資者,麥邊再次做手腳,公開登報發布虛假公告聲稱公司已經在澳洲新買橡膠園準備擴大再生產,公司決定發行麵值300元的股票。麥邊發布公告之前,已經和彙豐銀行簽訂了一攬子的合作協議,彙豐銀行為了配合麥邊發行股票,籌措了大量的現金等著拆借給錢莊,這是麥邊與外資銀行的終極目標。為了吸引錢莊的參與,彙豐銀行同樣發布公告:凡持有蘭格誌拓植公司的投資者均可以按照麵值抵押借款。彙豐銀行在麥邊發行股票的過程中獲得發行費用的百分之三十五。為了製造股價普漲的假象,麥邊找到了新那旺橡膠種植公司的老板一同發布虛假廣告,新那旺橡膠公司聲稱在馬來西亞購買了千畝橡膠園,也要增發新股。一切安排妥當,麥邊請槍手撰寫了《今後的橡皮世界》一文,在上海灘中英文報紙廣泛發表。

這招通過操縱媒體影響市場信心的招數,早在1883年的金融危機中就被洋鬼子用過,遺憾的是帝國的子民們記吃不記打,忘記了那一次股市暴漲背後的陰謀帶給整個帝國金融的毀滅性打擊,帝國第一CEO唐廷樞在那一次危機之中差點就身敗名裂。這一次麥邊用了同樣的把戲,再次將帝國子民愚弄,甚至史無前例地每周舉行一次董事會,在董事會後第二天就將開會的信息、編造的種植園派發來的電報以及虛假的橡膠產量訊息統統在報章上發表。麥邊不斷利用募集資金炒作蘭格誌股票,進行低位買入高位拋出的操作,為了一步步推高股價,麥邊決定利用募集來的資金進行定期的股息發放,每股12兩5錢銀子,3個月發一次,《申報》不斷報道蘭格誌等橡膠公司利潤滾滾的消息。1910年2月19日,急不可耐的麥邊直接將蘭格誌拓植公司拉升到白銀1675兩,麥邊六年布局等待,60兩一股無人問津卻暴漲27倍的神話在上海灘猶如美麗的狼毒花絢麗地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