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王朝的顛覆者(6)(3 / 3)

大清帝國在武昌起義的一聲槍響之中急速滑落,資政院已經炸開了鍋。1911年10月25日下午1點45分,大清帝國責任內閣資政院召開第二次會議。議員牟琳和易宗夔將嚴懲盛宣懷的提案提交會議討論。兩位議員輪番上陣控訴盛宣懷在法律與政治大義上的失敗,指責他為一己之私利而引發武裝暴動顛覆朝廷,強烈要求政府仿效漢景帝遭遇七國之亂時臨陣腰斬推行推恩令決策的帝師改革家曹錯之,果斷決策將盛宣懷“明正典刑”,殺他一人而謝天下蒼生。兩位議員打擊盛宣懷不得要領,把旁邊的另一位議員劉榮勳給急壞了,看著台子上的牟琳和易宗夔,劉榮勳也不顧讀書人的斯文,瘋狂衝上講台演說:“朝廷自從下旨要實行君主立憲,革命的言論一日少似一日,突然帝國紛亂,革命黨揭竿而起,蓋因盛宣懷提倡鐵路國有,民心喪失殆盡。”劉榮勳講到最後還高喊口號:“盛宣懷其罪當誅。”議員黎尚雯也跑上講台高呼:“盛宣懷罪大惡極,應該依法絞死。”議員汪榮寶更是聲嘶力竭要讓盛宣懷自己來資政院進行答複。頓時整個資政院成了菜市場,人聲鼎沸,潑婦罵街。

郵傳部特派員陸夢熊奉命旁聽資政院會議,議員們說到激動的時候開始圍住陸夢熊拉拉扯扯,甚至指著陸夢熊的鼻子破口大罵郵傳部誤國。陸夢熊剛要開口說話,立即有議員氣急敗壞,上前就是一個大耳刮子,資政院變成了演武場。提案議員易宗夔決定和盛宣懷來個你死我活的火拚,揚言一彈不準,就再彈之,再彈不準,就三彈之,不扳倒盛宣懷,誓不罷休。吵吵嚷嚷的議會持續到下午4點25分。陸夢熊一散會就直奔盛宣懷府第,陸夢熊帶來了資政院的四宗要命的指控:“違憲”、“亂法”、“激兵變”、“侵君權”。打發走了陸夢熊,一陣陣孤獨、恐慌朝盛宣懷襲來,十年前自己的靠山李鴻章北上撫局與八國聯軍談判的時候搖頭歎息:“和約成,我必死。”今天,盛宣懷已經感受到了末世的孤獨,1885年胡雪岩躲在茅棚渾身顫抖的時候,肯定也是寒冷而又寂寞。就在幾個月前,李鴻章的侄子李經楚被自己逼上絕路,變賣家當寄人籬下,也一定很恐慌無助,今天在資政院聲討自己的有曾經的同事,也有曾經的朋友,世態炎涼,人生如夢啊。

從1872年通過發行股票辦輪船招商局,同洋人爭奪航運權開始,大清帝國一幕幕驚心動魄的商業戰爭挽回了戰場上難以挽回的尊嚴。這是一條坎坷而又漫長的資本險途,在洋人的恐嚇、詐騙、甚至武力威脅之下,大清帝國試圖通過資本手段崛起。這是一個龐大的夢想,帝國在艱難地前行,他成就了落魄書生盛宣懷落地八股也入閣的夢想,也成就了李鴻章、左宗棠、袁世凱、光緒皇帝、慈禧太後一大群帝國權力中心的夢想家利用資本操持權柄的陰謀。悲劇從一開始就注定,在沒有為資本服務的相應政治基礎條件的情況下,資本隻能是集權者的治世工具,它隻會如同病毒一樣加速脆弱集權的消亡。

1911年10月26日,整夜未眠的盛宣懷接到了一紙聖旨:革除郵傳部大臣職務,永不敘用。一朝夢破,盛宣懷愴然淚下。10月27日,盛宣懷慌慌張張地連夜逃離了北京。12月31日,在飄向日本的大海上,盛宣懷遠遠望見站在夾板上神采飛揚的孫中山。再也不用扛著債券回國,用來在戰場上發債券當銀票鼓勵士兵堅強戰鬥的孫中山,乘著輪船正直奔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