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陣營。“所將七百餘兵,號為千人,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每所攻擊,無不破者,名為陷陣營”。陷陣營統領高順(又是一個被演義忽視的大將),其人“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賄”,典型的剛正不阿,清廉之將。他麾下的“陷陣營”也是呂布軍中一隻王牌部隊。《三國誌》從簡,作者惜墨如金,即使是蜀漢諸大將,東吳諸都督,諸曹諸夏侯,也都沒有單獨立傳。但對描述不多的高順,卻把他的“陷陣營”也寫了進去,而且是“每所攻擊,無不破者”,陳壽的《三國誌》簡而精要,真實性很強,他能夠這樣描述陷陣營,可見其地位之高,戰鬥力之強。後漢時期馬鎧沒有普及,所以曹操在《軍策令》中說:“袁本初鎧萬領,吾大鎧二十領;本初馬鎧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當時騎兵主要以輕騎為主。“鎧甲、鬥具皆精練齊整”這指的是重裝步兵。“陷陣營”曾經擊敗過擁有關張的劉備軍,可見一斑。呂布身邊的大將首屈一指的不是張遼也不是臧霸,而是高順。隻可惜,最後呂布多疑,把“陷陣營”交給自己的親戚魏續(最後把呂布抓起來投降了曹操),自己毀了自己的王牌部隊。陷陣營——飛將高順的獨立團。個人見解:
個人對陷陣營最為欣賞,單是其的戰力便絕不容小視,僅七百餘兵卻能攻無不可,衝鋒破陣,方才適號陷陣營。雖小說《三國演義》於高順和其麾下的陷陣營著墨不多,但依舊難掩其光芒。
高順雖為名將,然卻因呂布武勇之光輝蓋過其芒。若高順所隨之主若非呂布,其建術將不遜色於其他名將。其中張遼便是極好的見證,張遼於呂布麾下隻為“八健將”之一,然投入曹操帳下之後,軍功不計,更是“威震逍遙津。然麾下的“八百死士”也足可稱三國精銳軍隊之一。
即便是張遼如此名將在呂布麾下方才如此,由此可見高順之勇武實不容小視。然高順不單有名將之勇,更有名將之品,“為人清白,有威嚴,不飲酒,不受賄”實在乃是名副其實之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