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先登死士(1 / 1)

先登死士。“紹令麹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強弩千張夾承之,紹自以步兵數萬結陣於後。義久在涼州,曉習羌鬥,兵皆驍銳”。界橋之戰中,這八百“先登”在袁紹大將麹義(不要看不起被演義忽視的他,他在前期的表現比所謂的“河間四將”還搶眼,後來因為居功自傲,被袁紹殺死)率領下竟然擊敗公孫瓚的“萬餘”騎,其中還包括精銳的“白馬義從”。“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陷之。義兵皆伏楯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雷發,所中必倒”。史書中寫很明白,這八百人“曉習羌鬥”,也就是熟悉“騎鬥”,在公孫瓚騎兵衝來時他們躲在“楯下”,“未至數十步”時一起衝出,用千張“強弩”射垮了公孫瓚縱橫北地的“控弦”的“先登死士”。漢武帝時,李廣之孫李陵率部卒五千,“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深入匈奴腹地,與相當於自己數倍的匈奴主力騎兵相遇,結果他們硬生生堅持了十天,轉戰千裏,殺敵數萬。但最後李陵箭盡被擒,被俘前他曾說:再給我的士兵每人三支箭,我們就可以堅持到漢朝邊境。可惜他們一隻箭也沒有了。據說他們一共射出五十萬支箭。從中可見“強弩”對缺少重甲的輕騎兵的殺傷力可以用“恐怖”來形容。附帶說一下曾經被袁紹寄予厚望的“大戟士”麵對被麹義擊敗的白馬騎兵時,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最後還是麹義救了袁紹。麹義的先登死士——輕騎兵的客星。

(近日因工作原因沒有及時更新,還望各位讀者兄弟多多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