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幾日,沈明玉要走了,但是韓珞凝決定留下來,沈芸萱出宮去送沈明玉,思來想去,還是把她安排在了之前的商鋪裏。
按理來說,韓珞凝沒犯什麼罪,也是正經被休了,現在算是個自由人,無所謂這樣躲藏,但是沈芸萱總覺得景宸銘並不想真正放過她,當時也不過是權宜之計,所以還是讓她不要隨意行動。
落落都一歲了,但是沈芸萱還沒有繼續懷孕,皇帝下令,給景宸銘選側妃。
之前景宸銘都說以國事為重,這次他卻沒有拒絕,不僅同意,還將這件事交給了沈芸萱。
沈芸萱忙著選親的事情,這一忙就忙了三個月,選妃一事,勞民傷財,皇帝說不拘家世身份,僅僅看相貌德行人品,民間各州縣為了給太子選妃,到處搜羅美女佳人,三月之後,經過初選的女子才進了京。
大選之日,皇帝,景宸銘和後妃們還有沈芸萱都要出來相看。
殿選的女子是又經過一輪篩選的,剩下不過三十,沒選上的要進宮做宮女,將宮裏的大齡女子放出去回家嫁人。這個政策是景宸銘提出來的,戰亂過後,女子比男子的數量少了幾倍之數,有權有勢的人還要多得多納,為了增加人口,必須要保障女子的利益,像是宮裏的女子出去以後,隻能做正妻,不能做妾室。
所以好多窮人才願意把女兒送進京中。
沈芸萱看著這些如花似玉的女孩,心裏默默想,要是嫁給景宸銘還不如做宮女算了。
待選的女子一個一個走了進去,郭嬪娘娘一個個說她們的優點,景宸銘卻一直搖頭,直到柳碧環走進來。
沈芸萱是沒想到,她都快二十了竟然還沒有出閣,而且,她也過了待選的年齡,還能進來。
一直沉默的皇帝開口了:“太子,柳公的女兒,溫柔典雅,賢淑知禮,可以為太子側妃。”
景宸銘笑道:“聽從父皇安排。”
沈芸萱看著上麵的兩個男人,心裏冷笑一聲,柳爵爺疼愛女兒,柳碧環非景宸銘不嫁,這些年一直在家養著,聽說景宸銘選妃,柳爵爺是哭著喊著讓皇帝把自己女兒也塞進去,哭得皇帝本來就不好的身子更弱了。
柳碧環拔了頭籌,歡天喜地下去了,又過了幾個人,景宸銘還沒有滿意的,接下來進來的人,讓沈芸萱都嚇了一跳,居然是沈芸茗。
她看了看候選名單,卻沒看到沈芸茗的名字。
皇帝看了沈芸萱一眼,說:“姑姑回鄉的時候,來辭行,特地求了這件事,說是家中女孩,就剩下小孫女芸茗還沒有人家。”
沈芸萱將手帕緊緊攥著,沈芸茗本來在外祖家,怎麼會進宮呢?郡主真是太過分了,當時沒說動沈芸萱,就把主意打到沈芸茗身上。而沈芸茵卻在祖父母離開京城後,由父親牽線,嫁給了那個同沈明玉退親的趙策。
能言善道的郭嬪都不說話了,宮裏這些娘娘,近一年來多虧沈芸萱照顧周到,她們也不想讓沈芸茗進宮,沒得給沈芸萱添堵。
皇帝見沒人搭腔,又說:“這沈芸茗是芸萱的妹妹,生在沈家,長在謝家,名門淑女,姐妹二人一同侍奉,也是佳話。”
沈芸萱看著下麵的沈芸茗,她低著頭,看不清楚表情,她又看了看景宸銘,景宸銘不言語。
皇帝見大家都沉默,便說:“既然這樣......”
“兒臣覺得不妥。”沈芸萱開口了,將皇帝後半句話憋了回去
皇帝臉冷了一下,又問:“太子妃覺得有何不妥。”
沈芸萱說:“我妹妹從小野慣了,不知禮儀,不懂規矩,不能進宮。”
景宸銘這次接話了:“父皇,兒臣覺得,甚好。”
甚好兩個字,就定了沈芸茗的命運。
“兒臣以為......”沈芸萱還要說什麼,皇帝便說:“叫下一個進來吧。”
沈芸萱看著沈芸茗離開了她的視線,心中一片冰涼,後麵似乎又選了一個人,她也不知道是誰,是誰已經不重要了,恍恍惚惚聽到人念最後一個女子的名字,叫林楓兒。
那女子緩緩進來,景宸銘甚至都沒看,直接說:“留用。”
沈芸萱心想這次怎麼這樣痛快,抬頭看去,感覺這個女子身形有些眼熟,但是她很快就退出去了,晃了一下,沈芸萱沒有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