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絕色才女陷身魔窟終成英雄3(1 / 3)

棲身《女聲》 忍辱負重

關露離開76號後,曾向黨組織表示,希望組織上能讓她到延安或是蘇北新四軍根據地,直接參加抗戰工作。但黨組織沒有同意關露請求,而是根據工作需要,派她到一家日本人辦的《女聲》刊物去當編輯,擔負更加嚴峻的工作任務。

《女聲》是由日本領事館和海軍陸戰隊報道部合辦的中文刊物,社長是一個叫佐藤俊子的日本女作家,中國名字叫左俊芝。她富有自由民主思想,有一些日本左派朋友,他們正要找一名中國編輯。組織上決定派關露去,是希望她能接近佐藤,再接近一些日本左派人士,暗中找到日共黨員,從他們那裏搞到一些日方的情報材料。

《女聲》為綜合月刊,每期打頭的文章照例是由日本官方提供的鼓吹“大東亞共榮”之類的謬論。考慮到宣傳效果,日方除了對這些時事評論控製外,要求隻要不發表抗日的、宣傳共產黨和蘇聯的文章,其他都可以發。關露進入《女聲》後,逐步成了這本刊物的實際負責人,擔負起《女聲》編輯業務。

在《女聲》工作工資微薄,甚至生活都成問題。關露日子過得節簡,早餐幾乎省去,肉蛋之類的根本吃不上,常年處於半饑餓狀態。到了冬天,租的房子冷得像冰窖,關露買不起木炭,想去賣血。可是醫生說她身體太弱了,會承受不了。血沒有賣成,木炭也沒有換來,關露守著寒冷的屋子過了一個冬天。

關露小心翼翼地行使自己的職權,在自己的權力範圍內盡量把這份日汪政權的宣傳刊物,辦得盡可能遠離政治和淡化“大東亞共榮圈”的殖民色彩,把它的重點放在討論跟女性日常生活有關的種種問題,發表了諸如《中國婦女求學問題》、《青年婦女的缺點》、《怎樣做一個新婦女》、《職業婦女與無職業婦女》等文章。從表麵上看來,這些文章主要是談戀愛、婚姻、家庭問題,實際是用一種新的婦女觀喚醒中國女性,培養她們的獨立意識,最大限度地把《女聲》辦成宣傳中國女性解放的陣地。

同時,關露充分利用《女聲》編輯的公開身份,注意發現和采用進步文學青年的稿件,其中有丁景塘的《星底夢》、《向日葵》,楊誌誠的《舟山群島上的漁鹽農婦們》、《秋潮》等。在關露的努力下,《女聲》的銷售量達到了每月6000份以上,有好幾次還過萬份,在當時的環境下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關露一麵搞好編務,一麵把收集到的情報資料送給地下黨。

1943年8月,日本當局為了拉攏和利用日本本土和它所占領的殖民地文學界人士,決定在本土召開所謂“大東亞文學者代表大會”,恰好佐藤俊子要派關露代表《女聲》去參加大會。在得知這一情況後,關露迅速向當時的上海的地下黨負責人吳成方彙報。吳成方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利用的機會,如能代表《女聲》去日本一趟,可以看到和聽到許多有用的情報,當即指示關露要盡可能成行,關露答應了組織的要求。

事實上,關露非常清楚此行對她來可能是凶多吉少。一來,當時正值中日戰爭期間,一旦日本政府將她作為人質不讓回國,她將在異國他鄉受到身心的巨大摧殘,甚至可能客死他鄉;二來,即使日本政府不會下毒手,但是在國內,因為多數人不知道自己從事的是地下工作,肯定要背負“漢奸”的罵名。

關露還為此曾經猶豫過,但是想到災難深重的中國正在遭受日本帝國主義鐵蹄的踐踏,四萬萬同胞還處在水生火熱之中,地下黨也一再要她“放下包袱,大膽工作”,她終於鼓起勇氣戰勝了自己的膽怯,說服了自己。出發前,中國的赴日代表包括關露、張愛玲等十幾個人全被登報,並配發照片。關露看到自己的照片登在報上,不僅潸然淚下,她又一次猶豫了。

正巧,潘漢年給她一個新的任務,交給他一封信,要她到日本後親自將信給秋田教授,並再次鼓勵她要勇敢。因為當時在中國的日共領導人野阪參三與本國領導人失去了聯係,希望通過老朋友秋田恢複與他們的聯係,恰好佐藤俊子給關露介紹的日本朋友中就有秋田。為了黨的事業,關露不再猶豫,再次上路了。

在日本,關露圓滿完成了交信任務。這次大會,日方要求中方代表都要發表所謂“大東亞共榮”、“中日親如一家”等內容的講話,關露斷然拒絕,並向日本人抗議到:我是搞文學的,是婦女刊物的代表,不懂政治,這個題目我不會講。最後,她把題目換成《中日婦女文化交流》,日方最終同意了。關露講話的內容主要是日中兩國婦女要加強交流,要多學習一些對方國家的語言,以利於各方麵的交往等等,通篇並沒有吹捧日本軍國主義的片言隻語。

在日本期間,關露還參加了日本文學界婦女座談會、中國留日學生座談會等活動,結識了日本女作家稻川窪子、同盟社記者村山謙和一些留日中國學生,了解到戰時日本的一些經濟、政治情況和日本國內各階層人士對中日戰爭的態度等問題。她在日本處處留心,多聽多看,把搜集到的材料記在日記本上。

就在關露到日本去完成黨組織交給的任務時,國內隱蔽戰線的鬥爭也在激烈進行。在李士群的軟硬兼施下,不少軍統、中統特務都倒向了汪偽政權。這使得戴笠、陳立夫對李恨之入骨,欲除之而後快。戴笠曾命令手下特務,不惜一切代價幹掉李士群,但都因種種原因沒能得逞。

為除掉李士群,國民黨特工想了許多辦法,甚至派中將唐生明臥底汪偽,去策反漢奸周佛海、陳公博等人。他成功地策反周佛海等人後,經商議,謀殺工作由周佛海主持,丁默邨從旁協助。周佛海接到除奸令後,製定了殺死李士群的3個策略。“上策”是利用日本侵略勢力,即日本軍人和李士群之間的矛盾殺死他;“中策”是利用李士群與其他漢奸的爭鬥除掉他;“下策”就是直接派軍統特務搞暗殺。經過反複比較,最終軍統采納了“上策”,要借日本人之手除掉李士群。

恰在這時,李士群的後台老板日本人晴氣慶胤奉調回國。他的繼任柴山兼四郎中將對李不聽使喚,早就不滿意。李士群掩護日本憲兵懸賞緝拿的軍統特務餘祥琴逃脫之事這時又被查知。周佛海乘機找到了日本華中憲兵司令部特科科長岡村少佐,請他幫助幹掉李士群,岡村滿口答應下來。岡村原打算派人行刺,因為李士群防範很嚴,幾次都沒有得手。最後決定用下毒的辦法。

1943年9月6日晚,李士群接到岡村少佐的邀請,在上海百老彙大廈岡村家裏為他設宴。李士群不想去,因是日本人請客,礙於麵子,還是硬著頭皮去了。一同吃飯的隻有四人:岡村、熊劍東、李士群及其隨行的偽調查統計部的次長夏仲明。席間,岡村的夫人將日本風味的菜肴一道道端上桌。李士群心裏有戒備,看見別人動了的菜,他才稍加品嚐。最後,岡村夫人端上了最後一道菜,是一碟牛肉餅。岡村介紹說這是他夫人最拿手的菜肴,請李士群賞光嚐一嚐。

看到其他3人把麵前的牛肉餅都吃得精光,李士群也吃了三分之一。兩天後,李士群突然感到不適,開始是腹痛,接著上吐下瀉,送醫院搶救。經檢查,李士群中了阿米巴菌毒。阿米巴菌是用患霍亂的老鼠的屎液培育出來的一種病菌,這種病毒當時隻有日本才有。人隻要吃進這種細菌,它就能以每分鍾11倍的速度,在人體內繁殖。在繁殖期內,沒有任何症狀,等36小時以後,繁殖達到飽和點,便會突然爆發,上吐下瀉,症狀如同霍亂。到了這時,人就無法挽救了。1943年9月11日,李士群在交代完要手下幹掉熊劍東的遺命後,便一命嗚呼。

關露回到上海,首先得到的就是汪偽特務頭子李士群在家中神秘暴斃的消息。有人認為是日本人得知李士群與共產黨發生了聯係,便設計毒死了他。更多的人認為是特務頭子戴笠非置他於死地不可,才借日本人之手除掉他的。

“奸”榜留名 轉移歸隊

從日本回到上海後,關露出席日本大會的新聞已在國內傳開。一篇登在1943年《時事新報》上的文章寫道:“關露完全是在畸形下生長起來的無恥女作家。”有文章稱,關露的“漢奸生涯”達到了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