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祥有不忍遠離之恩,情[闕]感病,毀性早薨,朕甚閔焉。(費亭侯曹騰碑陰)
早薨,早死。《全後漢文》卷十九範升《上疏請諡蔡遵》:“徵虜將軍潁陽侯遵,不幸早薨。”又卷五魏五文帝(二)《詔管李通子基緒》:“不幸早薨,子基雖已襲爵,未足酬其庸勳。”
【皆並】
○於時,四子孟長、仲寶、叔寶,皆並震沒,唯寬存焉。(趙寬碑)
皆並,即盡、全都的意思。該詞較早出現於西漢,如《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第六:“四瀆鹹在山東,至秦稱帝,都鹹陽,則五嶽、四瀆皆並在東方。”此後續有用例,《後漢書》卷八十一李陳龐陳橋列傳第四十一《橋玄傳》:“玄乃詣闕謝罪,乞下天下:凡有劫質,皆並殺之,不得贖以財寶。”
《漢語大詞典》收有“皆悉”一詞,“皆並”失載,當據補。
【鬢白】
○鬢白號怛,童稚吟呻。(平輿令薛君碑)
鬢白,即鬢髮斑白,代稱年長者。後世傳世文獻亦見使用,如《臨川文集》卷四《次韻約之謝惠詩》:“幾能孩童舊,握手皆鬢白。”《寒山詩集群女戲夕陽》:“為觀失道者,鬢白心惶惶。”
【罄殫】
○遭江楊劇賊,上下[闕]徵,役賦彌年,萌於[闕]戈,杼軸罄殫。(竹邑侯相張壽碑)
罄殫,即全盡無餘。“罄”有“盡”義,《詩·小雅·天保》“罄無不宜”毛傳:“罄,盡也。”《玄應音義》卷就“罄竭”注引《爾雅》“罄,盡也”孫炎曰:“罄,竭業,盡也。”“殫”亦有“盡”義,《淮南子·說山》“池中魚為之殫”高誘注:“殫,盡也。”故“罄殫”一詞,乃同義複詞。《唐代墓誌彙編》永昌○○八《唐故偽高昌左衛大將軍張君夫人永安太郡君麴氏墓誌銘並序》:“殫罄粟帛,散惠親友。”
傳世語料中也時有使用。《五燈會元》卷第七《天皇道悟禪師》:“曰:‘雖然如是,畢竟如何示於後人。’頭曰:‘汝道誰是後人?’師從此頓悟,罄殫前二哲匠言下所有得心。”元王惲《秋澗集》卷五十一《大元中奉大夫參知政事稷山姚氏先德碑銘》:“君祥初拜禦史,戒之曰:‘古稱公爾忘私,汝既委質為臣,當罄殫一心,黽勉所事,勿以未亡人為卹。俾我追蹤陵母,死之日猶生之年也。”
《漢語大詞典》收有“罄竭、罄盡”等詞,“罄殫”一詞失收;“罄殫”與“罄竭、罄盡”一例且義近,當據補。
【會遭】
○□□□稔,會遭篤病,告困致仕,得從所好。(泰山都尉孔宙碑)
會遭,即逢遇、遭遇。《詩·周頌·小毖》“又集於蓼”鄭玄箋“集,會也”孔穎達疏:“會,謂逢遇之也。”“會遭”乃同義連文。東漢高誘《〈淮南鴻烈〉解》序:“自誘之少從故恃中,同縣盧君受其句度,誦舉大義,會遭兵災,天下棊峙,亡失書傳,廢不尋脩二十餘載。”
六朝以後已普遍使用,《後漢書》卷九十下列傳第五十下《蔡邕傳》:“邕前在東觀與盧植、韓說等撰補《後漢紀》,會遭事流離,不及得成,因上書自陳奏其所著十意。”又卷九十一列傳第五十一《周舉傳》:“遷光祿勳,會遭母猶去職,後拜光祿大夫。”《藝文類聚》卷五十四刑法部《刑法》:“會遭京都失守,孝懷板蕩,群逆縱逸,充斥王畿。”《冊府元龜》卷七百五十四總錄部孝第四:“崔敬友除梁郡太守,會遭所生母憂,不拜命。”
《漢語大詞典》收有“會遇”,“會遭”一詞失收,宜據補。
【省息】
○省息錢穀,還充府帑。(巴郡太守張納碑)
省息,猶省損,乃“減少、節省”義。晉代文獻中用例漸多,《三國誌·魏誌》卷二十五:“精心計謀,省息費用,吳蜀以定,爾乃上安下樂,九親熙熙。”《三國誌·吳誌》卷十三:“三年夏疾病,上疏曰:‘……省息眾務,信其賞罰,雖韓白復生,無所展巧……’”六朝後繼續沿用,《後漢書》卷八十一李陳龐陳橋列傳第四《陳龜傳》:“龜既到職,州郡重足震慄,鮮卑不敢近塞,省息經用,歲以億計。”謂節省的經常用度每年數以億計。《歷代名臣奏議》卷一百九十一《節儉》:“內則省息奉廩,外則靜一浮華,則三冗去矣。”
《漢語大詞典》解釋為“停止”,當與上引諸例義有別;“省息”的“減少、節省”義闕收,應據補。
【宗胤】
○春秋七十,以道殞遷,宗胤不紀,故為宣昭。(綏民校尉熊君碑)
宗胤,指同宗族的後裔。《水經注》卷三十六:“自區逵以後,國無文史,失其纂代,世數難詳,宗胤滅絕,無復種裔。”《通典》卷九十八禮五十八凶二十《父母乖離知死亡即不知死亡服議》:“杜夷議曰:‘荀組雖慮宗胤永絕,魂靈餒而莫祀,亦何可不念父母之……’”《漢語大詞典》收有“宗嗣”一詞,“宗胤”闕收,可據補。
【困貧】
○或失緒業兮,至於困貧。(析裏橋郙閣頌)
困貧,即貧困。始見於西漢文獻,《新書》卷三《瑰瑋》:“不耕而多食農人之食,是天下之所以困貧而不足也。”《史記》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傳第六十二:“山曰:‘……今自陛下舉兵擊凶奴,中國已空虛,邊民大困貧,由此觀之,不如和親。’”
南北朝以後文獻中也有不少用例。《後漢書》卷九十七黨錮列傳第五十七《賈彪傳》:“小民困貧,多不養子,彪嚴為其製與殺人同罪。”《文苑英華》卷四百九十九:“是以商賈大族乘時射利者日以豪富,田壟罷人望歲勤力者日以困貧。”《藝文類聚》卷二百六十七職官部六十五良令長上:“小人迫困貧,產子不能舉養,彪禁有犯者以殺人罪罪之,縣境震慄。”
“困貧”與“貧困”,同素異序同義。《漢語大詞典》收有“貧困”而失收“困貧”。
【寧康】
○衛尉察尤異,遷吳令,憲春陽以加惠,則陰[下闕]擊有喬宰鄭見思之歌,視事二稔,民用寧康。(議郎元賓碑)
寧康,安寧康樂。《全後漢文》卷十東平王蒼《明帝廟樂禮》:“百姓盛歌元首之德,股肱貞良,庶事寧康。”《金史》卷四十誌第二十一樂下《章宗大隆之曲》:“兩紀踐祚,萬方寧康。文經天地,武服遐荒。”《元史》卷六十九禮樂誌第二十禮樂三《無射宮》:“百神受職,四海寧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