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是他們部門的人,不吃他們的飯,憑什麼這樣支使你?連一毛錢的好處也不給!就你好說話!要是我,才沒那麼傻呢!”
小翠不是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每當她想放棄做“義工”的時候,就想起父親對她說的話:“你還年輕,沒有家庭拖累,多做點事,對你來說也是一種學習,沒什麼壞處。孩子,好運氣和機會,都是你用雙手幹出來的,哪個單位都不可能白養你。你沒做出那些對別人有益的事,別人怎麼能發現你的好?如果你不做義工,時間不也白白浪費掉了嗎?”
一年後,令她想不到的驚喜接踵而來。在那家幾萬人的大型企業中,她被推選為“十佳青年”。單位裏的人一下子全都認識了她,尤其是那些領導,以往走到對麵,往往是她認識他們,他們不認識她。從那以後,每次遇見,領導們都會笑著說:“小翠,以前我怎麼沒注意你呢?”“小翠,工作上有什麼困難和需要幫助盡管說。”沒過多久小翠就得到升職的機會。
其實,在工作中“傻”一點不是什麼壞事。如果你做每一件事,都要考慮到你的勞動是不是得到了等值的回報;如果你做每一件事情時,都以回報為原則,那麼,有可能你不會有一丁點兒收獲。
相反,如果你不問回報,隻想把事情做到最好,機會就可能會頻頻向你招手,即使暫時沒有機會,也會為你創造潛在的機遇。
既然天上不會掉餡餅,那就好好播種耕種吧。
很多人從就業開始,就想找個大樹好乘涼,為了找到穩定的工作哪怕是擠破頭顱也在所不惜。但是,光靠巴結上司是遠遠不夠的,自己要有紮實的基礎,這樣的“內功”是關鍵。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想要升職,做到更高的職位,首先要練好“內功”,否則,即使機會來了也抓不住。女人在大學或大學畢業後,有必要在業餘時間進行充電,如學一些管理方麵的課程,補充管理方麵的知識等。
除了樂於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外,工作中發揮一些奉獻精神,多替老板考慮,替同事考慮。這些事情都會被老板和同事記在心裏,有需要的時候,他們便會成為你升職的得力助手。除此之外,還要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並且積極主動的人更會受到老板的歡迎,當你發現公司存在的問題,能夠積極提出解決方案並且采取行動,你的能力和價值自然也就得到了最好的證明。
兩年前,莎莎應聘進入一家公司擔任人力資源部副經理一職,主要工作是配合各部門人員調配和協調工作。兩年中,莎莎為工作付出了很多,也沒少為工作和家庭之間的失衡和先生鬧矛盾。但每次,她都會這樣告訴先生:“我都已經快35歲了,再不努力表現,這輩子恐怕隻能當個副手了。”在莎莎的邏輯中,晉升是對自己工作能力的認可,也意味著會有更好的收入。她離開前一家公司,正是因為當年在自己努力工作了五年後,領導竟提拔了一位雖有公關能力但資曆卻不如自己的人。失望、不甘心之餘,莎莎辭職進入了現在的公司。兩年下來,良好的工作業績讓莎莎覺得自己很有希望獲得提升。恰在此時,人力資源部經理被一家同業公司挖角。莎莎滿懷欣喜地等待提升消息,沒想到,等來的卻是公司外聘的新經理——一位25歲的小“海歸”。莎莎又一次失望了,但是這一次,她並沒有馬上做出跳槽的決定。莎莎這樣問自己:“到了新公司,萬一還得不到提升怎麼辦?自己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裏?”
曾幾何時,薪水如一潭死水,多年不見提高;曾幾何時,職場如同戰場,硝煙彌漫。因此,從某種意義上看,職場生涯其實就是一個充滿不確定因素的旅途,有的人幸運地得到了提升,不但賺夠薪水,而且還可以實現個人理想。而更多的人,職場坎坷,不遂人願,也就留下了諸多人生遺憾。
女人還要適當包裝自我,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使其更加得體、從容和大度。這些都有利於提升女人的職業形象,為升職加分。要盡量拓展自己的人脈圈。莎莎的問題在於幫助她的人太少,站在她的角度為她呐喊的人太少。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有了豐富的人際關係網絡,才能網羅到更多的機會。如果你每天隻是坐在電腦麵前處理自己的事情,那機會永遠不會找到你。特別是在大公司,除了技術,更倚重文化。如果是一家發展中的小公司,不了解公司文化更不會有你的升職空間。老板眼裏永遠隻容得下那些忠於企業文化、與公司有相同價值觀的員工,當然,也隻有這些員工能夠進入老板的提拔名單。
“升升不息”是每個職場人的夢想,然而,剛才說過,機遇隻垂青有準備的人,別隻是等待機會,而應該創造機會。從現在開始,列出你的目標,理性地分析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努力改變現狀,達到目標。
做一名精業的職業女性
敬業,更要精業,這不僅是當今企業對員工的普遍要求,也是員工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人們應該把精業變成一種習慣,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精益求精,從優秀到卓越;做個終身學習型的員工等理念,是打造優秀企業和傑出員工的最佳行動指南。
工作實績是衡量一個人工作能力的標尺。突出的工作成績就是最強大的說服力,它能讓人對你更加信賴和敬佩。要想做出―番令人羨慕的業績,就要敬業的同時更加的精業。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這是部分有些敬業但不精業的員工的口頭禪。實踐告訴我們:“苦勞”是做好工作的基礎,但卻不是做深、做細工作的全部。
麥當勞在全球有上萬家連鎖快餐店,他們在招收員工時,就是把精業放在首位,對員工有很高的素質要求。新員工上崗前要進行培訓,老員工每天還必須抽出一個小時的時間來學習業務,這一個小時,是在上班時間內,公司付給工資。而這些崗前、崗中和八小時以外的培訓,雖然要花費企業很大一筆開支,但是大量的現代企業卻不將它列入企業成本,相反,是把它作為一種投資。以投資換員工素質,換企業的綜合競爭力,這是很有遠見的。
敬業和精業是職業素養的兩個方麵。敬業是職業精神的體現,精業是職業能力的體現。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社會職業,敬業和精業與否,既是其職業素養的直接反映,又是一生事業成敗的關鍵。
我國現在一些企業也慢慢要求員工精業,一些國有大型企業在推選勞模、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時,也注重知識層次和精業程度。
李素麗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十幾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崗位上,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真誠熱情地為乘客服務,被譽為“老人的拐杖,盲人的眼睛,外地人的向導,病人的護士,群眾的貼心人”。李素麗之所以被人們尊重是因為她在敬業的同時更加精業,她在自己所服務的21路公交上,還背熟了全北京的公交路線,在公交售票員的崗位上,她忠於“每一條公共汽車的線路都有終點站,但為人民服務沒有終點站。我永遠屬於我的乘客,屬於我的崗位”的誓言。
作為求職者,敬業精神固然很重要,但是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把敬業上升為精業,才是立身之本。時下,不少人不注重業務的精進,求職隻問薪酬,幹工作不舍得賣力氣。可能開始還混得不錯,但是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同類產品之間競爭不斷加劇,就容易被老板炒魷魚。不同的是也有人以精業促敬業,從精業走向創業,自己當老板,成就了一番大事業。
未來的競爭是“知本”的競爭,也就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是知識的競爭。高學曆和一專多能的人才將越來越吃香,要做到這一點,唯有學習、學習再學習,精業、精業再精業。學習是通向成功的“護照”,精業才能在職場中瀟灑自如。
娜娜參加工作已經五年了,憑借著名牌大學的光環,娜娜順利地進入了公司管理階層。但升職後的娜娜沒有繼續學習,讓自己充電,而是像以前那樣隻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沒有對下屬進行統一規劃,公司領導發現她上任後的一年裏,公司的業績沒有得到提升反而下降了,於是一氣之下把她辭退了。
如果我們在工作中不愛崗敬業,不把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之中,工作馬馬虎虎,就會給公司發展埋下隱患;而隻具有敬業的精神,不具有精業的技能而影響公司發展不說,更會釀成事故。許多事故的發生不僅僅是因為當事人缺乏敬業精神,更重要的是缺少精湛的業務技能,從而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因此,各個公司在強調員工要敬業的同時,更要在員工的精業上下大力氣。
交通民警的敬業精神應體現在接受法律支配、對法律負責上,做到法律信仰決定執法動機和價值目標。交通民警隻有具備了法律信仰,才能具有堅強的守法精神和勇敢的護法品格,才能帶動內心深處嚴格的理性自律,並在執法辦案中獲得崇高感和成就感。精業意識受敬業精神的支配,一個民警敬業精神越強,精業意識就越強。交通民警的精業意識體現在執法過程中,不但能夠熟記法規條款、處罰標準或業務辦理規定,而且能夠熟練掌握搜集和保全有效違法事實證據,正確使用法律條款和準確製作法律文書,嚴格按法定程序實施處罰或辦理各項業務,並能夠有效地向人民群眾宣傳交通法規,具有做群眾工作的實踐經驗,具備善於化解執法過程中由於群眾一時的不理解而引發各種矛盾的能力。
一個人的基本條件是有限的,隻有真正愛崗敬業,才會主動、自覺地不斷學習、與時俱進,刻苦鑽研業務;業務能力提高了,在工作中得心應手、成績卓著,才會更加熱愛自己的事業。
許振超多次說過:“一個人可以沒有文憑,但不可以沒知識;可以不進大學的殿堂,但不可以不學習。”時代要求我們每個人在愛崗敬業、努力工作的同時還應該有幹一行、專一行,更要精一行的精神和勇氣,隻有這樣我們才能適應行業的發展,跟上時代的列車快速向前。
作為新時代的職業女性,我們必須立足本職工作,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樹立敬業精神,增強工作責任心,充分認識到工作的重要意義,樹立為企業服務的思想和全局觀念;加強學習專業技術知識,努力提高專業技能,提升精業本領,增強自我能力,才能保障女性的職業道路更加的通暢與成功。
尋找你職業中的貴人
在事業的成長過程中,貴人往往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一個人如果有貴人扶持,那麼平步青雲,步步高升,就變為了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是很多人卻苦於沒有貴人相助,甚至覺得自己注定沒有貴人緣。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你能夠多加留意,細心觀察,就會很容易發現你身邊的貴人。
在職場打拚,誰都希望有“貴人”相助,這裏所說的貴人就是人脈關係。什麼是貴人?就在你困難、緊急、沒有方向的時候,有人伸出雙手幫你一把讓你度過艱難的關鍵時期,這個人就是貴人。
燕子出生時是難產,母親受了很大的苦才把燕子生出來。因此,她身體一直很瘦小,常常受其他小朋友的欺辱。
燕子8歲生日那天,爸爸給她買了一輛自行車,她高興地到處炫耀。可是,卻被其他小朋友搶走,等到車子被騎得變形時才被還了回來,燕子傷心地坐在馬路邊哭了起來。
這時一個跆拳道教練路過看到了燕子,詢問原因後對燕子說:“以後自己的東西想要回來,就得先讓自己厲害起來,有了實力就不會讓人欺負了。”說完,教練做了一個跆拳道的動作。
沒想到,教練的話與動作在燕子幼小的心靈中產生了巨大的震撼。她有了一個不可遏止的願望——我要學跆拳道!我不要再受人欺負!
於是,她在父親的幫助下來到了一家跆拳道培訓班。“報仇”的念頭驅使著燕子拚命地練習,沉睡在燕子身上的運動天分被徹底激活了。她的成績提高得很快,身體也一天天地強壯起來。幾年後,燕子就像脫胎換骨一樣,順利地進入了體校學習。
五年後,燕子摘取了亞運會輕量級跆拳道金牌,現在沒有人再敢欺負她。燕子在博客中寫道:“我一生有幸遇到兩個貴人,一個是教練,是她讓我走上了跆拳道的道路;另一個是當初搶我車的那個人,如果最初我沒有把他當做敵人,當做我一心要打敗的對象,我就不可能有今天,我非常感激他。現在,我和他是非常好的朋友。”
是的,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可能遇到幫助自己的貴人,隻是千萬不要忘了那些我們想要戰勝的對手或者“敵人”,是他們激發了我們的鬥誌和潛力,成就了我們的事業,他們也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
香港某雜誌曾經針對香港的上班族作過一個調查,結果在所有受訪者中,有70%的人表示有被貴人提拔的經曆,而且年齡越大曾受提拔的比例越高。尤其是50歲以上的受訪者,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貴人。受訪者中凡是做到中高級以上主管的,有90%受過他人的栽培;而自己創業當老板的,竟然95%受到過貴人的幫助和提拔。貴人的出現往往是不期而遇的,這需要女人勇敢地走出去,去尋找那片屬於自己的黃金島,或許那裏正有一個賺錢的天賜良機,或許那裏正有一位會鼎力相助的貴人在等著你。
良好的人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事業的發展前景,但許多人對人脈網絡的重要性仍然沒有深刻的認知,平常也不太願花時間在經營人脈上麵,甚至認為這是浪費時間,可是到了關鍵時刻,遇到很棘手的事情時,才發覺自己的人脈資源太少。所以,我們要隨時注意人脈網絡的建立,多進行人際交往,以免陷入“人到用時方恨少”的窘態。
其實建立人脈網絡並不難,難在我們要時時刻刻都保持著這樣的觀念,有時由於―個觀念的改變,會使我們的境遇甚至是命運產生截然不同的轉變。在女人一生的命運中,要想獲得成功,機遇和貴人都是不能缺少的因素,所謂機遇和貴人就是在你需要幫助之時適時出現的人、事、物的組合體。我們無法控製這種完美的巧合在何時出現,我們唯一可能做到的是通過控製自己的人脈來給自己製造更多的機遇和貴人的可能。
所謂貴人並不是指人脈中的高官顯貴,而更多是普普通通的人,正是這些看似普通的人往往會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幫助你。總之,多結識一些人是有好處的,當我們一籌莫展走投無路的時刻,也許一個普通人可能成為我們扭轉乾坤的“大貴人”。
瓊有一個愛跟別人聊天的習慣,特別是她在旅途中無聊的時候。有一次,她去桂林旅遊,在坐火車時,和鄰座素昧平生的人聊了起來,鄰座待人非常熱情,而且博學多才。在攀談中,她了解到,鄰座原來是個大學講師,做講師的工作時間長了,逐漸地有些厭倦了,於是就辭職自己開辦了一家公司,自任這家公司的總經理,現在這家公司發展得非常紅火。
她們聊得很投機而且非常愉快,到桂林站後,她們匆匆交換了電話號碼,其實她們隻是萍水相逢,誰也沒有想到今後可能會用到誰。沒想到瓊大學畢業後競爭激烈,好工作特別難找,瓊找工作找了幾個月仍無滿意合適的,房租也到期了,工作還沒著落,瓊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有一天瓊翻手機聯係人名單,忽然看到了那位在火車上遇到的人,抱著試試看的心理,瓊給她打了電話,說明了自己的情況,問她那裏有沒有適合自己的職位,讓瓊欣喜的是對方剛好缺人,於是瓊的工作就有了著落。
看似沒有任何關係的人因為一次偶然地相遇而改變了自己的一生。人永遠無法知道自己什麼時候遇到緊急、苦惱的煩心事兒,也就是說你永遠無法知道誰是你的貴人,也許今天你討厭的人明天可能就是你的貴人。
曆史和現實生活中眾多成功人士的背後,往往都會發現貴人的身影。他們緊跟著貴人,受到貴人的提攜和幫助,甚至有的人最終取得了超過貴人的成就。因此,你一定要在職場中尋找到自己的貴人。
雅芳公司前CEO鍾彬嫻,是《時代》雜誌評選出來的全球最有影響力的25位商界領袖中唯一的華人女性,在許多人心中她就是個奇跡。剛出校門時,鍾彬嫻一無背景,二無後台,她應聘到魯明岱百貨公司做她喜歡的營銷工作。在那裏,她結識了職業生涯中的第一個貴人——魯明岱百貨公司曆史上的第一位女性副總裁萬斯。在萬斯的提拔下,鍾彬嫻27歲就進入了公司的最高管理層。後來她和萬斯一起跳槽到瑪格林公司,不久就升到了副總裁的位置。鍾彬嫻覺得自己的發展空間有限,於是去了雅芳公司。在那裏,遇到了她的第二位貴人——雅芳公司的CEO普雷斯。由於普雷斯的欣賞和舉薦,加上她個人的努力,鍾彬嫻最終坐上了雅芳公司CEO的位置。貴人可能是某位身居高位的人,也可能是讓你欽佩崇拜的人,這些有成功人士背景的貴人往往具有雄才大略,見識異於常人,不卑不亢,不急不躁,為人處世自有風格。他們胸懷大誌,眼界開闊,不計較一時的得失。他們善於學習,長於交往,樂於助人,厚待下屬。不論在什麼環境下,他們都能自然地影響和控製群體的行為。所以,善待我們周圍的人,或許他就是你一生的貴人!
工作中要懂得提升自己的人氣
“得人心者得天下”,在職場中,融洽的人際關係往往能使事情事半功倍,甚至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幾乎每一個職場中人都恨不能在職場上擁有像羅納爾多或貝克漢姆之於球迷那樣的超強人氣。所謂人氣就是人們對其聚焦般的關注,就是“搶手貨”,不論是球場還是職場,人氣指數的高低會直接影響你的前程。女人,要懂得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人氣,這樣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在職場中,最受歡迎的不一定是最努力工作、業績最好的那個,而是那些工作得心應手,能輕鬆應對辦公室複雜的人際關係能和其他人打成一片的人。他們的氣場就像磁場,能吸引眾人的眼球及博得他人的信任,令職場之路風生水起。“得人心者得天下”,在職場中,融洽的人際關係往往能使事情事半功倍,甚至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麼,在職場中迅速提升自己的人氣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表麵上看起來,那些性格內斂的人似乎不太容易跟別人搞好關係,在職場中則恰好相反,往往有很多性格內向的人更受他人歡迎。要知道,職場上比拚的首先是工作,隻有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了,才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尊重,才會為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打牢根基。
樂於助人是一種美德,在職場中,樂於幫助別人也會為自己贏得人氣。可是,有時候幫助別人也會“幫”來麻煩,那樣就使事情適得其反了。對於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自然應該努力幫忙,而且應該不圖回報;可是對於那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也要懂得委婉地說“不”。
同事之間一定要以誠相待,這樣才能和諧融洽地共事。以誠相待,不僅體現在工作上,更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麵麵,尤其是一些小細節。對於新來的同事,盡快地記住他(她)的名字,在見麵時馬上能叫出來,會給新同事留下親切的第一印象;留心同事的生日、興趣、愛好等等,在他(她)意想不到的時候給他(她)驚喜……這不是恭維,更不是阿諛,而是真誠細心的表現,同事在感動驚喜之餘,你的人氣指數自然也會飆升。同事賞識你、領導重用你、下屬尊重你,那麼你才能在職場中如魚得水,工作輕鬆自在。
著名IT企業的項目經理任小姐,是一位從英國回國的“海歸”,持有英國一所著名大學的雙碩士學位,形象氣質都不錯,屬於擁有優秀條件的職業女性。但在擁有上萬名員工的IT企業,由於任小姐一直自視甚高,不僅極少與身邊同事溝通,甚至從心裏瞧不起周圍一些畢業於國內大學的同事,因此工作開展十分困難,後來發展到沒有人願意配合其工作,任小姐為此十分苦惱,最近已無奈辭職。由此可見,即便你擁有很高的學曆,也在職場中或專業領域擁有一定知名度,但如果你與周圍的同事或朋友人際關係很緊張,那仍然是相當糟糕的事,因為你周圍的人對你的評價會通過不同場合傳遞給更多人。這將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你的人氣指數。良好、寬鬆而廣泛的人脈關係,需要你以一顆友善、真誠和以幫助他人為樂的心換取,如果你堅持給對方以寬容與微笑,對方也大多會給予善意的回報。
職場上,我們開心時往往要做“大嘴巴”,不公平時往往要做“嚼舌頭”。其實,“良言一句三冬暖”,職場上沒有人不喜歡聽“甜言蜜語”。平時不妨對同事、領導嘴巴甜一點,舌頭巧一點,多一句問候,多一點建議,令良好的人際關係錦上添花,或許還能成為同事和領導關注的焦點。
職場上,領導經常稱呼這樣一些人:點而不通叫“晦氣”,不點不通叫“傻氣”,點一下通一下叫“生氣”,一點就通叫“活氣”,不點自通叫“靈氣”。可見,職場上我們追求最高的境界是要讓自己有“靈氣”,但“靈氣”並不是每個人都具備的。隻要稍加努力,讓領導“晦氣”、“傻氣”、“生氣”的職員我們就可以避免。所以,職場上一定要讓自己做個“活氣之人”,“活氣之人”是通過努力得到的,不需要天賦,隻需要有心和用心即可。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氣場呢?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強項,要善於利用自己的強項去打拚,並在實戰中不斷將自己的強項練得更強。利用自己的強項去幫助他人,時間久了你就會得到他人的肯定。但隻有在適合自己的環境裏最大限度的發揮強項,才有可能成為磁場的中心。還有,不要低估你身邊的任何一個人,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擁有別人沒有的強項。做對事才是終極目標,這種做法既順人心,又不會給他人製造壓力。
隻做不說或隻說不做,這種單一行動的人都會讓旁觀者看清真相。所以想要建立自己的氣場,就要平衡說和做的比例,但說得好很關鍵。要學會用分享去替代嘩眾取寵的態度,這樣旁人才能了解你的實力,當然也能感受到你的能量。在休息、吃飯時能與同事們分享曾經的逸聞趣事,能通過惟妙惟肖的描述令同事們歡樂開懷,也在無意間減輕了工作壓力。其實在與同事分享這些逸聞趣事時,不知不覺已樹立起自己見多識廣的形象。把曾經的工作當做自己的履曆和積累,也作為新工作的起點,使同事們刮目相看。在一個單位久了,就可以分享自己現在進行的事情,可以通過自己的廣闊視野和信息量使自己成為人氣高手。
一個人的氣場除了自身的優勢,還需要時間去磨煉,不要急於一步到位。氣場的源頭是自信,有自信的人再加少許的技巧,肯定能擁有強大的氣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