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媚兒見自己輕靈的身法難以奏功,當即改變方式,深吸一口氣,將長劍一撤,雙手交握,劍尖漸漸出現一段寸餘長短的青白色劍芒。但見她不再嬉笑,一張俏臉上蒙上了一層寒霜,神色凝重。腳下緩緩移動,按周天三十六卦方位轉動,步步踏正罡位。正是隨風劍法威力最大的最後八式。隻見她在漫天棍影之中突地斜跨一步,正好閃進相鄰兩個武僧之間,根本不去理會對方的攻勢,腳尖一點地,身子突地翻起,單手支地,雙腿分開,如陀螺一般轉動起來,下邊右手長劍順勢轉圈橫掃,上下齊攻。這一招詭異之極,兩位武僧隻顧了下盤長劍,百忙之中一起棍頭點地,來封長劍,卻被柳媚兒雙腳接連掃中麵頰,就聽噗噗幾聲,先是兩條齊眉棍和兩條左腿先後從中而斷,接著便是兩人麵門中腳,兩人幾乎不分先後,跌出丈外。這正是後八式第一式‘風急天高猿嘯哀’。柳媚兒一招得手,毫不停留,跟著第二式‘渚清沙白鳥飛回’使出,左手用力,身子翻起,斜飛而出,長劍直指左前方兩名正要掄棍來攻的武僧,兩名武僧見其來勢凶猛,連忙往後一退,左右兩邊兩名武僧揮棍攔腰便砸。不料柳媚兒這一下卻是虛招,眼見對方齊眉棍打來,突然劍勢一收,劍尖在地上輕點一下,窈窕的身子驀地倒飛而回,捷如飛鳥,長劍在眼前緩緩劃過,兩位從背後緊跟而來的武僧竟被其攔腰斬斷,鮮血灑了一地。刹那間柳媚兒重傷兩人,殺死兩人,不禁精神大振,跟著三、四兩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接連使出,長劍橫掃直劈,前推倒抹,便如刀砍斧削一般,看著劍勢雖慢,卻是帶起漫天的長劍殘影,確有秋風蕭瑟,漫天落葉;磅礴江水,連綿不絕之勢。其劍芒到處,眾僧手中齊眉棍無不應聲而斷。而柳媚兒使出這八式時無意中踏出的三十六天罡步法,卻正好暗合了周天羅漢大陣的運轉方位,每一步踏出,無不正好踏在空門之中。對方棍勢雖急,卻總是不能傷到她分毫,而她每一劍揮出,總有一名武僧中劍倒下,等第五式‘萬裏悲秋常作客’使完,已經被她連傷二十餘人,漸漸衝到圍牆附近。原來這次也是柳媚兒來得巧了,便在她帶人登上嵩山之前,少林派接到吳鋒派人送信之後,讓淨月禪師盡起寺中年輕一代高手弟子前往江浙抗倭,寺中留下的除了圓智等老一輩高僧之外,盡是些入寺不久的四代弟子,個個身手一般,對這羅漢大陣也並不是太熟悉,故而一戰之下,吃了大虧。
圓智大師在陣外看得不忍,高聲念誦佛號,一揮手,率領五位‘圓’字輩的長老級人物加入戰團。六人各自站定方位,也不用兵器,各施拳腳,把柳媚兒圍在中間,攻了上來。柳媚兒毫不畏縮,揮劍迎上。
柳媚兒本以為這六位長老一來,必是施展一些見所未見的絕妙武功來降伏自己,不料交手之下,不由得大是詫異。原來這幾位前輩老僧所施展的,不過是一些江湖中司空見慣的普通少林拳法,一位用的是小紅拳,一位用的是六合拳,一位使通臂拳,一位使羅漢拳,還有一位用的是昭陽拳,而圓智用的則是最普通不過的築基拳法——八段錦。
幾個人剛一照麵之時,柳媚兒還以為是這幾位老和尚輕視自己,故而不肯以高明武功對付,不料幾個照麵之後,柳媚兒這才發覺,這些看似普通的拳術從這幾位老和尚手中使出,卻渾不似自己在江湖之中見到的那樣,配合其渾厚無匹的內力和恰到好處的攻擊時機與方位,實是威力絕倫。隻見這六位老僧並不急於取勝,也不主動攻擊,隻是每當柳媚兒攻到麵前之時,便出招擋住,似是並無傷她之意。
柳媚兒使盡全身解數連番攻擊,形同拚命,但每當攻到這六位老僧跟前,卻總是如遇一堵有質無形的銅牆鐵壁一般,難以逾越。時間一久,柳媚兒隻覺汗流浹背,漸漸難以支持,長劍揮動間便如有千斤之重。原來柳媚兒所施劍法雖然威力無可匹敵,卻是最耗內力,難以持久,這一遇到不能速戰速決的高手,時間長了,自是支持不住。柳媚兒眼見難以衝出,心念轉動間,突地把長劍往鞘中一插,將一雙妙目一閉,就在這天下無雙的大陣之中、六位當今武林聲勢顯赫的高僧麵前,盤膝一坐,閉目養起神來。
眾僧一見之下,個個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圓智大師合什問道:“柳大人這是何意?”
柳媚兒睜開雙眼,嫣然一笑:“既然衝不出去,我又何必多費力氣?方丈大師方才欲留我在寺中小住,想來也是好意。現在想來,如是在這裏聽聽諸位大師宣講佛法,也許還是一件好事,對下官日後的心智武功修行,必然有所教益。故此下官決定,就依大師之意,在寺中叨擾數日便了。想來以大師的身份,必然言出必行,不至難為下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