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舍勒川,石堡城(1 / 2)

在一連數天的行軍過程中,隴右軍的優勢盡顯無疑:這是一支馬匹充足的勁旅,每個士兵都有兩匹到三匹戰馬或者馱馬,背負著半個多月的給養。

至於半個多月之後的給養怎麼辦,陸觀沒有問,鄒瑜也沒有說。

然而大軍朝荒原深處行進了四天之後,斥候們帶回了一個令人感到頭疼的消息。

蠻族人在築城。

前方一百裏左右,大量的蠻族人聚集在一個叫舍勒川的地方,用石塊和巨木在舍勒川周邊修建著一座堅固的城堡。

根據斥候的彙報,這座城堡已經初具雛形,目前修好的城牆有六人高,如果沒有雲梯或者塔台之類的攻城器械,僅憑著騎兵很難攻克。

舍勒川已經彙聚了近萬名蠻族人,他們在附近挖石頭、采樹木,不斷完善著那座石堡。

應該有更多的蠻族人正在朝著石堡方向彙聚,將這裏建設成一個完整的堡壘。

顯然,蠻族人已經把每年遊獵式的劫掠,當成了一個正式的任務。

並且蠻族人也學會了築城,他們將要在距離隴右不到三百裏的舍勒川,建造一座以防禦、儲存為目標的石堡城。

相信這座石堡建立之後,蠻族人的劫掠次數會比以前多上好幾倍。

鄒瑜麵沉似水,他本身是一員善於衝鋒陷陣的武將,對於出謀劃策這種事情並不在行。

隨軍一起征戰的虞典也是愁眉苦臉:輕騎逐北的隴右軍本身是打算在荒原上正麵擊敗敵人,而不是打算一頭撞在堅固的堡壘上。

有都尉建議繞過石堡城繼續行軍,但受到了眾人的無情嘲諷:五千隴右軍,繞過石堡城繼續深入荒原,到時候石堡城的蠻族攔在後麵,前方如果再遇上一大群蠻族人,豈不是被人前後夾擊包了餃子?

一時間軍中會議變得亂哄哄的,有人說幹脆趁著敵人尚未發現隴右軍,幹脆返回隴右算了。有人說不如先駐紮原地,向隴右道飛書求援。

坐在帳篷角落的陸觀忽然說道:“既然遇到了蠻族人,那我們就一路打過去便是了。打垮這群蠻人,奪下他們建了一半的石堡城,相信三年之內隴右道能夠太平許多。”

打過去?

五千騎軍向固守城堡、三倍於己的敵人發動攻擊?

這跟送死有什麼區別?

鄒瑜一陣頭疼,感到與這種不通軍務的人完全無法溝通。

“舍勒川,地形如一個立體的漏鬥……”陸觀身邊的趙蓉輕聲說道:“山形如大雁展翅,兩道高山在舍勒川形成一個峽穀,峽穀長十裏,可供客商與軍伍通行。舍勒川地勢險峻,兩側山崖、山坡高五十丈到一百丈不等,崎嶇難行,易守難攻,陛下~哦不,先皇曾經派人於此地勘察,但因築城所需的人力物力太高,所以隻得作罷。”

參加軍議的將官駭然看著趙蓉,不知道她說的是真是假。

如果舍勒川兩邊的山坡高達五十到一百丈,那這個仗還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