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箭堡攻防戰(2 / 2)

陸觀沒練過暗器,但山路上的敵人實在很多,那塊石頭砸中了一個蠻人之後,又連續放倒了兩個蠻人,這才被一名蠻族人用盾牌擋開。

饒是如此,在石頭強大的慣性之下,那個蠻族人的盾牌四分五裂,手上震得滿是鮮血。

這還不算完,石塊朝著山下落去,片刻之後山下傳來淒厲的慘叫聲。

也不知道黑暗中究竟是哪個倒黴鬼,被這從天而降的石塊打傷了。

在場的天劍門弟子頓時來了幾分精神,大家紛紛拿起石塊朝山下拋擲。

這座箭堡剛剛建成不久,蠻族人又不喜歡幹一些瑣碎的雜活,所以箭堡內的大小石塊很多。

天劍門弟子一頓拋擲,頓時把正在攀爬的蠻人砸的叫苦連天。

這些石塊不論大小都是麻煩:用盾牌去擋,盾牌就碎了。用胳膊去擋,胳膊就斷了。

就算僥幸擋開了石塊,那些石塊也會從百丈高的懸崖一路滾落,把山腳下的同族砸的頭破血流。

大隊的蠻族人隻能咬緊牙關繼續向前走,更有無恥的蠻人用同族的屍體擋在前麵。

衝到箭堡二十丈左右的距離,蠻族人終於可以發箭還擊了。

黑暗中響起一陣弓弦聲,然後無數羽箭從黑暗中飛來。

聽到紛紛揚揚的羽箭破風聲,陸觀便已中氣十足的喊了聲“舉盾”。

蠻族人善用弓箭,所以陸觀讓一些天劍門弟子拿著門扇大小的木板充當盾牌。

這些天劍門弟子一手持盾,一手持劍,照樣能夠奔跑如飛。

隨著陸觀大喊“舉盾”,一麵麵門板大小的盾牌舉了起來,將那些拋擲石塊和拈弓射箭的同伴護在盾牌下。

一陣“咄咄咄”的密集響聲後,盾牌上長滿了“茅草”,而天劍門弟子卻無一受傷。

在劍盾手的掩護下,武者們拈弓拉箭,將密集的蠻人弓箭手一一射倒。

在舍勒川攻防戰的對射中,這些劍盾手算是立了大功,乃至若幹年後,一些功勳武者世家的徽章,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劍與盾牌的組合。

蠻人在箭堡之下伏屍累累,山路邊、城堡下到處是蠻人的死者和傷者,黑暗中傳來的慘叫聲和血腥味令人不寒而栗。

舍生忘死的蠻人好不容易衝到了箭堡的下麵,一陣叮叮當當的響聲之後,許多撓鉤拋了上來。

所謂撓鉤,都是三叉形或者“丫”字形的倒鉤,後麵連著繩子,專門用來攀爬城牆。

通常撓鉤丟上來之後,用力拉緊便能鉤住牆壁和堡壘上的縫隙,而攻城者憑借自身的體重,讓守禦的一方無法撬開撓鉤。

將撓鉤固定在城牆上之後,蠻族士兵開始拚命朝城牆上爬。

一邊爬,部落的首領和頭目們還在下麵扯著嗓子大喊:“衝上去!殺死他們!這些懦弱的南蠻子不過是一群待宰的豬羊!”

然而首領們的論斷還是太早了些,他們口中的那些“豬羊”沒有砍斷撓鉤上的繩子,他們守在城牆邊上,當那些蠻族勇士好不容易才爬上城牆,卻被天劍門弟子輕輕一劍刺中咽喉,然後便慘叫著嘶喊著摔了下去。

看著不停摔落的族人,看著從山路到城牆下的幾百具屍體,部落頭目的心都在滴血。

而更讓蠻人鬱悶的是,在寒冷密集的秋雨之中,弓箭的威力打了不少折扣:隨著秋雨的浸潤,弓弦變軟,羽箭變得沉重,殺傷效果大不如前。

負責攻擊箭堡的部落頭目氣得跺腳狂罵那些卑鄙的南蠻。

好在每個部落都有一個薩滿,這些薩滿是部落中公認的智者,他們為族長提供了一個“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