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觀晃了晃手臂:這段時間他每天按時敷藥和推拿,手臂恢複的已經差不多了。
千軍萬馬之中,武道修為是保命的基礎,但以陸觀的境界,也不敢確保自己能安然無恙的熬過這場戰事。
原因無他:那些蠻族薩滿的各種詭異技能,實在太防不勝防了。
在那些分不清真實還是虛幻的世界裏,陸觀相信死亡並不是那麼遙遠。
但為了能保住隴右道乃至皇朝百姓的平安,陸觀覺得這些危險是值得的。
對於陸觀的這些想法,趙蓉很是不屑的表示,陸觀真是一個不知所謂、懶施好心的傻瓜,事情到了最後,可能直接就戰死在沙場上了,而被他保護的那些隴右百姓不知道他的姓名,帝都武陽城的那些混蛋則笑歪了嘴巴。
陸觀笑著搖搖頭,對趙蓉的嘲諷並不介意。
陸觀不求那些百姓跪在地上感激涕零,也不奢求高官厚祿青史留名,隻求隴右百姓平平安安,少流血也少流淚。
所以他的要求其實很簡單:隻求心安,隻求俯仰天地、問心無愧而已。
……
隴右軍在溪邊休息了兩個時辰之後,斥候們帶回了最新的消息:看馬蹄印,大隊的蠻人朝舍勒川方向去了,人馬牛羊不少於三十萬多匹。
三十多萬的人馬牲畜,鋪開在荒原上是多麼恐怖的一團烏雲。
斥候們還帶來了好消息:由於人馬牲畜太多,右賢王所帶領的士兵非常依賴水源,所以他們沿著荒原上一條彎彎曲曲的月亮河前進,速度並不算快。
直線行軍的陸觀等人如果保持日行一百五十裏的速度,肯定能夠比右賢王大軍提前兩天到達舍勒川。
但陸觀堅持盡快返回舍勒川,而楊韜等善於作戰的將領也紛紛表示同意。
原因很簡單:大軍猛然加速,是蠻族人慣用手法——如果猛然加快行軍速度,敵人的埋伏和堵截往往都會落空。
天亮之後,陸觀等人和數百隴右軍將士開始繼續趕路。
數百人的小隊伍,沒有什麼輜重的拖累,行軍速度確實不慢。
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戰馬的狀態漸漸的大不如前。
正如趙蓉所料,戰馬在第一天的狂奔之後,開始掉膘,開始疲倦,開始喘氣。
如果不是隴右軍備用的戰馬夠多,沒準就有馬騎兵變成無馬步兵了。
經過三天日夜兼程的艱苦跋涉之後,三百隴右軍終於趕到了石堡城外。
卡在舍勒川峽穀中間的石堡城,原本由蠻人修建到初具雛形,再加上這些天皇朝士兵不眠不休的建築,整個要塞群已經初具規模。
隻是有一點:蠻人修建石堡城的時候,各種城堡、城牆,都是向著東麵,登上城牆的爬梯、各種輔助守城的器械,都是放在城堡的西麵。
而如今皇朝士兵從蠻人手中奪過石堡城之後,卻是頗有幾分尷尬:光是拆掉那些登上城牆的樓梯,就花了隴右軍兩天時間。
這些天拚死拚活的勞動,士兵們大多曬得黝黑,就連鄒瑜這樣的將領都不能幸免。
看到陸觀等人,鄒瑜的心中不禁一緊:八百壯士出征西疆荒原,安然返回的都不到一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