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宿命之決(一)(1 / 2)

“瞧一瞧看一看嘞,九州共主、真龍天子、皇帝陛下李存勖的親筆詔書,百年難得一遇,不會吃虧不會上當,童叟無欺得嘞~”

熟悉的男聲一起,李長安險些當場石化,原地土遁。

隻見形影首席長老玄珂,身著一身百花齊綻纏枝紋大紅錦袍,立在高樓屋脊上振振有詞,間或揮舞著手中的明黃聖旨,騷包而辣眼,令人想不注意都難。

天知道自己隻是讓他宣讀降罪詔書,卻不想這人如此賣力,朗朗乾坤,青天白日地就演了起來。

天爺誒,我隻是讓你動動嘴,沒說要像街上的藝人小販一樣雜耍叫賣,完全不必如此敬業啊!

李長安被雷得滿頭黑線,正待發作,玄珂便似有感應一般地見好就收,拿起詔書有模有樣地宣讀起來。

“茲有罪臣施鴻鈞,為虎作倀、助桀為惡、罄竹難書……褫奪一切尊號,除名宇內,著蔡王李長安代朕羈押,收監問罪!”

聖旨較長,洋洋灑灑、詳細羅列了施鴻鈞這些年來的所作所為,以及毒害師兄何應玄的前因後果。

這道旨意細節詳盡、考據翔實,就算李存勖再有心拉攏討好李長安,也不可能特意為了他將當年之事都了解一遍。

事實上他倆的關係已如臨春湖麵、裂痕已現,李存勖都打算幹掉自己了,哪可能掏心掏肺、親力親為地寫小作文?

這封聖旨的產生,還是李長安遣萬俟柔獻上傳國玉璽的時候,順帶附加的條件。

秉著“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原則,才迫使李存勖寫下了這道詔書。

否則以他當時動搖的意誌,施鴻鈞會不會被懲處還要打一個問號。

不過旨意的產生過程並不要緊,能達到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有君王親自背書,將施鴻鈞的惡行傳揚四海,在座的高手就算再不相信,此刻也不得不深思沉默了。

然而一個問題又隨之而來——

廟堂與江湖各自平行,江湖武林自有規矩,若要用朝堂那套直接製裁,恐怕難有效果。

更別說詔書雖有,但李存勖根本沒派一兵一卒來撐門麵。

他總不能傻到自以為平定中原,威望深入人心,可以一呼百應,八方聽令吧?

若排除這種可能,那便隻有像詔書裏說的一樣,由李長安親自緝拿了。

想到此處,眾人的目光便又雙叒叒放回場中。

當玄珂宣讀完詔書,李長安的手中劍仍穩穩指向春山劍派那頭。

哪怕被千夫所指,施鴻鈞仍麵不改色地上到擂台,客氣地對李長安行了一禮。

“當日殿下於江陵落水,草民日夜懸心,發動全派弟子苦尋無果,甚感內疚。如今見你完好無損地立在此地,就算要我自刎當前、就此身隕,我亦無所畏懼,絕不惜命!”

一番話痛心疾首、避重就輕,若換了臉皮薄點的人,擔怕真要被繞進去。

老狐狸,說句實話影響你投胎還是耽誤你拿影帝啊?惺惺作態!

心知此話絕不能說出口,於是李長安靈光一現,鬼魅一笑。

“好啊!那你就自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