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瑤連連搖頭,“我哪有這個才華,這是我從前流落民間時,偶然從一個名叫陸遊的落魄書生嘴裏聽到的。當時覺得好玩便記了下來。”
“我可是好心好意想請教董先生,這首詞的深意,不曾想他自己口音重,讀成另外一種意思,不容我解釋便對我破口大罵……前朝無知婦人,貽害國之忠良。”
燕瓊聽到這裏,心裏已經有了判斷。
恰在這時,鮑春前來通稟,說董先生要見他,並且情緒激動。
燕瓊便給姚瑤丟下一個安撫的眼神,大步走了出去。
……
董洵年過五十,在前朝頗有名氣。
他那名氣的來源主要是敢於抨擊上流社會的驕奢淫逸、黑暗政權等等。
所以,他打心眼裏瞧不上亡國公主君瑤,並不讓人意外。
燕瓊忽然想起自己早上過於自信的想法,現在看來,的確是他大意了。
他不該憑著董洵的名氣以及鎮國公的臉麵就斷定這人品格師德都不錯,才不惜重金請他入府做了西席。
賓主見麵,董洵二話不說便要辭職,說他學識淺薄,教不了未來的國公爺。
言辭間,大有王公貴族仗勢欺人,不尊師重道之意。
燕瓊主意已定,也不和他囉嗦,“既然先生去意已決,本王也不便強留。”
說著就吩咐三福‘護送’董洵出府。
向來以“仙風道骨”著稱的董老頭兒愕然良久。
他是一丁點沒想到,秦王殿下一不為他主持公道,二不好言相勸,再三挽留,就這麼直接順著他的‘意思’接了話。
這叫什麼?
這叫趕他出門!
他一代名儒,風骨永存的學者,竟然被秦王殿下趕了出去!
就因為他打了李小公子幾個手板?
他還挨了永樂公主幾個板子,怎麼不說?
董洵還想說話,燕瓊卻再沒有接待他的意思,三福‘陰陽怪氣’做了個掃地出門的手勢,“請吧,董先生!”
還看什麼看!
沒看到俺們家殿下主打的就是一個護短兒嗎?
這會兒慌了,知道留戀了,早幹嘛去了?
入了王府兩日也不四處打聽打聽,這秦王府究竟誰說了算!
一個時辰後,董洵背著自己的鋪蓋卷兒出了秦王府大門。
消息傳到合歡殿,姚瑤還以為自己耳朵出了問題。
“你說,董先生被殿下趕出去了?”
“嗯!”采芹再次點頭,“董先生要辭職,殿下直接允了……連賞錢都沒給。”
采芹捂嘴笑了笑,“聽說那老古董出門的時候,老臉比晚霞還好看。”
合歡殿上下樂了一會兒,姚瑤想起一件事,董老頭兒走了,誰來教授李謙文化課呢?
說來也巧,沒一會兒采芙便進來通稟,柳先生求見。
姚瑤微怔,須臾命人請他進來。
柳笙,金陵人士,前朝最後一屆金科探花,當年高中後便趕上戰火紛爭,一直在老家躲著。
後來,胤朝建立,朝廷用人唯能,不論曆史出身,柳笙才再次進京。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圈子哪有那麼好混,他就這麼不溫不火的在京圈混了兩年,一點水花也沒激起。
直到有一天他揭不開鍋,以賣字畫為生,並憑借一幅畫入了秦王青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