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苦笑了一下,而安東卻從她的臉上的神態看到了答案,這就是“可以”。
安東請她對自己的殘酷教訓給予寬恕,跟著把使她吃驚的80盧布遞給了她。她羞羞地接過來,數都沒有數一下就走出去了……
安東看著她背影想道: “在這個世界上做個有權勢的強者,原來如此輕而易舉!”
誰使她變美了
幫助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幫助別人。
——哈伯德
幾十年前在紐約的北郊,住著一位名叫艾米麗的姑娘,她總是自怨自艾,認定自己的理想永遠都實現不了。而她的理想也和每一位妙齡少女的理想一樣:跟意中人——一位瀟灑的白馬王子結婚,能夠白頭偕老。艾米麗認為別人會有這種幸福,但是自己永遠不可能。
一個雨天的下午,不幸的艾米麗去找一位很出名的心理學家,據說他能解除人們的痛苦。她被請進了心理學家的辦公室。當她與心理學家握手的時候,她冰涼的手使心理學家的心顫了一下。他打量了一下艾米麗,他看到艾米麗的眼神裏透露出一種呆滯甚至是一種絕望,講話的聲音像是從墳墓裏飄出來的。她整個人都好像在向心理學家聲明:“我是無望的了,你不會有辦法了。”
心理學家請她坐了下來,經過和她的一番談話,心理學家的心裏漸漸有了底。最後他對她說:“艾米麗,我會有辦法解除你的痛苦的,但你必須要按照我講的方法去做:明天一早,你就去買一套新衣服,不過你不要自己挑選,你隻要問店員你穿哪一件合適,並按照她的主意買衣服,因為你很需要聽聽別人的建議。接著你去理個發,你也不要自己挑選發型,也隻要問理發師哪一款發型適合你,也按照他的主意辦,因為聽別人好心的建議總是有益的。然後,星期二的晚上,我家有一個晚會,請你來參加……”
艾米麗搖了搖頭,心理學家表示理解地點了點頭,問:“你是說參加了晚會也不會愉快吧?” “肯定愉快不了。” “不過我是想請你來幫忙的。參加晚會的人不少,互相認識的卻不多。你來了,可不能像蠟燭那樣插著不動,等著別人上前跟你打招呼。相反,你得處處留心幫助別人。要是看見有哪些年輕人孤孤單單,你就上前問好……” “向年輕人問好?” “對,上前向他問好,就說你代表我歡迎他。見一個歡迎一個。你的任務就是幫助我照料客人,明白了?”
艾米麗一臉不安,心理學家繼續說:“人都到齊了,那麼你看看還能幫助客人做些什麼。比如要是太悶熱了,就去開窗,誰還沒咖啡,就給他端上一杯。艾米麗,瞧你要幫我大忙呢!”
星期二這天,艾米麗的新發型很適合她,衣衫也很漂亮。當她來到晚會上時,她按照心理學家的吩咐盡職盡責,幾乎忘了自己,隻想著助人。她活潑可愛,笑容可掬,成了晚會上大家都喜歡的人。散會時,同時有三個青年說要送她回家。
一個星期又一個星期,一個月又一個月過去了,這三個青年人熱烈地追求著艾米麗。艾米麗最後選中了其中的一位,讓他給自己戴上了訂婚戒指。
不久,在婚禮上,有人對這位心理學家說:“你創造了奇跡。” “算不上奇跡。”心理學家說,“這很簡單,人不該老想著自己,憐憫自己;而應該想著別人,體恤別人。艾米麗懂得了這個道理,所以她才有所改變。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人人都該懂得。”
匆忙之間
愚蠢總是在舌頭跑得比頭腦快的時候產生。
——彼德
“唔,我說,見到您我可真是高興啊!”一個站在郵筒邊正垂頭喪氣地的小個子男人說道。
“啊,您好,”科林·霍華德停下了腳步,“是辛普森,沒錯吧?”
“對,一點不錯!”辛普森說。科林那麼快就認出自己使他感到非常高興:“我想問一下,您能不能借給我3便士?”科林把手伸進兜裏到處掏著。辛普森接著說,“您看,我太太讓我去寄一封信,而我剛剛才發現這封信還沒有貼郵票呢。可這封信今晚上就得寄出去——一定得寄出去!”那時已經是晚上11點鍾,郵局肯定關門了。“所以呢,我想我得用硬幣從自動郵票出售機裏取點郵票,”辛普森解釋道,“隻是我發現身上一個子兒都沒有。”
“實在對不起,我也沒有。”科林摸索一番後,遺憾地告訴他。
“哦,乖乖!”他叫嚷起來。
“可能,其他人——”科林提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