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海洋,寬廣而神秘。生長其間的人們總在苦苦的渴望與追尋。為了得到更多,忙碌終生。值得人們追求的東西有很多,然而在經曆一番人生遊曆之後,有人如願以償,有人黯自神傷;有人執迷不悟,有人笑對世事無常。
誠然,獨行的生命無法承受太多的行囊,拖著不堪重負的身形踏上人生旅途,我們注定要放棄許多。
很喜歡這樣一幅對聯:得失失得,何必患得患失;舍得得舍,不妨不舍不得。也許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不斷放棄,又不斷得到的過程。關鍵是要學會放棄,因為放棄,也是人生的一種選擇。
一提到“放棄”二字,人們或許會生出許多花開花落的感歎,夕陽易逝的憂愁。對於已經擁有的美好,又常常因為得而複失而存在一份忐忑與猶疑。然而這何嚐不是通往成功的另一條途徑?人們想得到的東西並不都是真正所需要的。與其將有限的精力浪費在一些對自己無益的事情上,不如集中精力抓住下一次機遇。放棄不僅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人生智慧的體現。
曾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
一隊名為“挑戰極限”的登山隊,準備從最峻峭的一麵攀登一座雪山。該隊聘請了一位老牌的登山運動員做向導。經過近一年的籌措之後,決定開始攀登。
當他們差幾個小時就攀到頂峰時,老向導突然說要放棄這次攀登活動。他的理由是天氣突變,有可能會發生雪崩。但隊長是個血氣方剛的年輕小夥子,眼看就要到達頂峰了,無論如何他都不願放棄。因為在一年之中,適合攀登此山的天氣隻有這幾天,放棄就意味著這一年來的精心籌備都要付諸東流。
老向導深知此事,但堅持要放棄,他不想讓隊伍去冒險。但隊長聽不進去。於是,老向導無奈地自己一個人下山了。而隊長帶著其他人繼續登山。結果,除了及時放棄的老向導以外,其他人全部遇難。
第二年,老向導獨自一人,成功的攀上了頂峰,仰天長歎。
隊長的執著固然令人欽佩。然而生命匆匆,人生短暫。那些得不到的或本該放手的,就該果斷地放棄。如果一意孤行,執著就變為了執迷不悟的固執。如果說執著是一種精神,那麼放棄就是一種勇氣和境界。為何不正視現實,勇敢地放棄那份早已力不從心卻又苦撐硬撐的執著呢?
放棄曾經全身心投入的事業,放棄些許心靈的期盼,放棄某些固守的觀念,這一切固然令人傷感,然而這種傷感並不能成為人們重新開始的障礙。對萬事萬物,人們其實並不可能有絕對掌控現實的把握。如果一味地糾纏在那些毫無意義的事物上,拚命地追求本該放棄的,那麼,人們注定會失去更多已然擁有的事物。
很多時候,生活需要人們自覺地放棄。擁有的時候,或許正在失去,而放棄的時候,或許又在重新獲得。一旦人們主動從舊觀念的桎梏中掙脫出來,生活將會在他麵前呈現出全新的一麵,獲得一種白手起家的振奮,正視情感流向的理智,接受更為先進的理念……
放棄是麵對人生,麵對生活的一種明智的選擇,隻有學會放棄那些本該放棄的,獨行的生命才會輕裝上陣,一路風光無限;隻有學會放棄,走出煩惱的困擾,生活才會時時富有激情,朝氣蓬勃。在清醒地選擇之後,得失之間的恩恩怨怨,都將化為清風笑談,生活重又恢複她的單純與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