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釋放生命 (4)(1 / 3)

然後,出乎意料地,父親在他的說教中講了一段令人難以忘懷的話,這段話從此深深地銘刻在泰迪心頭。“林肯在精神上和體格上都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物,”父親說,“你們知道,他身高六英尺四英寸!”他走到後門廊一張他準備講稿和寫信的書桌前,取出一支削尖的鉛筆。“來,孩子們,我給你們看他有多高。”

他指著一根門廊柱子。“泰迪,你先來。”六歲的泰迪,把軀幹伸直,貼在柱子上。隻覺得鉛筆在自己頭上擦過,父親畫了一條線,表示高度。他把泰迪名字的首寫字母EWZ和日期寫在線的上方。又叫過邁克爾,也給他畫了一條線,注上MSZ。然後,他又畫出自己的身高,五英尺八英寸,並且標明VEZ。

接著,他用木工折尺在漆得雪白的柱子上高高地畫了一條線,並用印刷體寫上“亞伯拉罕·林肯——六英尺四英寸”。

刹那間,泰迪似乎能看到亞伯拉罕·林肯就站在那裏。

父親又給他們講了一些有關林肯的故事:從一個喜歡逗趣的平底船船工、魁梧健壯的鋸木者、土地勘測員,到無師自通的律師、演說家,以及最終成為深謀遠慮的總統。

所有這些故事都告訴他們:林肯的偉大應歸功於他能從他所受到的挫折中汲取力量。父親說,失敗能比成功給人更多的教益。身處逆境,人們日後才能興旺發達;遭受挫折,人們才懂得奮勇向前。

泰迪覺得自己似乎長高了些。

光陰荏苒彈指數年。全家瞻仰了伊利諾斯州斯普林費爾德的林肯故居和林肯墓。以後,泰迪又獨自到過氣勢宏大的林肯紀念堂。站在沉思的林肯雕像前,他完全被折服了。

作為一個在中學和大學期間都是研究曆史的學生,泰迪對這個偉人有了更多的了解,並且逐步體會到父親對林肯那種不怕滾一身泥、沾一手油的精神所懷有的特殊敬意。“要記住體力勞動的尊嚴,”父親說,“要堅信人都有從善的可能。正如林肯所說的那樣,‘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善良的天地。’”

一晃又是幾年,泰迪此時也有了自己的兒子。以父親為表率,他也想試著把林肯的價值觀灌輸給他們。

八月的一個下午,他和妻子帶著兩個孩子,一個五歲,一個七歲,到弗蒙特州那間舊農舍去。那地方看上去比他記憶中要小些,卻出奇的整潔。房子剛剛重新油漆不久。

他們走到門前,大聲呼喊。沒有回答。那地方好像沒人住。當他們轉到屋子後麵時,泰迪感到自己的心在怦然跳動。

眼前出現了後門廊,幾乎已經無法辨認出它就是昔日父親用作辦公室的地方。三十年前,他自己打的書桌和鬆木書架已經蕩然無存。但是,泰迪看到他掛油布雨衣的釘子還在那裏。那雨衣,他常用來遮擋狂風暴雨。

像在黑洞洞的泥土裏蠕動的蚯蚓,一個念頭悄然爬上泰迪的心頭:當年畫的那些線還在嗎?簡直有些想入非非,毫無疑問,它們一定是被新塗的白漆覆蓋了。泰迪轉過身,麵對曾經刻有林肯字樣的柱子——頓時,眼前一亮:有人偶然發現了他們的聖地,並對其表示了他本人的敬意。細心的房屋油漆人沒有塗抹柱子上的字,當年寫的那些東西依然清晰可辨。

他們仔細觀察了好一會兒,泰迪仿佛看到油漆者一身斑駁地站在那裏,既充滿好奇、又急欲幹完手頭的活,一時,竟不知如何是好。他緩緩地沿著柱子向上看去:名字的首寫字母,接著,又是名字的首寫字母,直到他的目光停留在寫得最高的那一排字上。

誰能想象得出他腦子裏聯翩浮現的是什麼呢?然而,無論他想的是什麼,當時他的心情必定與當年發生那一幕時的情景十分接近,以至於他情不自禁地停了手。泰迪不禁想,假如今天再叫他磨那把斧子,那該是多麼輕而易舉的事啊。從父親的教誨中,泰迪感悟到:每個人身上都有一種長大成熟的力量,隻要有足夠的勇氣,隻要人們用偉人的精神沐浴自己的靈魂,那麼,一如人們在生理上必然長大那樣,人們在心理上也會變得成熟起來。林肯的情況是這樣,父親和自己是這樣,兒子們也將會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