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昊不是一個人來的。
在他的身後,皇三子軒轅晟、皇七子軒轅昆隨即進入。
最令人驚訝的是,連十四歲的皇十子軒轅昂也跟著來了!
軒轅宸沉默地看著四個大侄子依次給他行禮:“見過皇叔。”
他隻是冷淡地點個頭,一個字都沒說。
軒轅昊也沒工夫管他說不說話,敷衍地行完禮,緊接著就轉向軒轅寰:“父皇,聽說今日您一下子處置了幾十個官員?”
太子今天又沒上朝,這才剛下朝就急急忙忙地找了過來,消息靈通成這樣,居然還這麼客氣地用“聽說”二字。
軒轅寰嗤笑:“你還不如直接一點,說說看,今天被處理的那一批裏,哪些是你的人?”
軒轅昊沒想到父皇一來就這麼刺激,饒是他臉皮厚,一時之間也被噎得夠嗆,猶豫著沒接話。
皇十子軒轅昂到底年歲尚小,還沒學會察言觀色,見軒轅昊不說話,便搶著開口:“父皇,您今天這樣處置,也太重了吧。”
“哦?”
軒轅寰不動聲色地看過來,“你倒是說說,重在何處?”
軒轅昂迫不及待地把剛才四個人討論了半天的話原樣搬出來:“那些都是四品以上的朝廷大員,父皇說殺就殺了好幾個,看在別的大臣眼裏,豈不是會心寒?”
“是嗎?”
軒轅寰未置可否,隻淡淡地反問了一聲。
這反應無疑鼓勵了軒轅昂,他一鼓作氣:“他們若是寒了心,不再認真辦差,那朝廷最終也會反受其害。父皇今日之舉,豈不是得不償失?”
“那依你之見,怎樣才能不受其害,怎樣才能避免讓他們寒心,怎樣才能讓他們認真辦差?”
軒轅寰一連問了三個問題。
這就不是軒轅昂能回答的東西了,輪到軒轅晟和軒轅昆搶著表現:
“父皇明鑒,聖人有雲,禦下宜寬嚴相濟,過於酷烈則令臣子離心,於皇室不利啊。”
“正是啊父皇,亂世方用重典,如今我大晉正值盛世,國泰民安,如此殘酷地當廷斬殺朝廷命官,恐怕將會造成群臣恐慌。”
見軒轅寰不說話,軒轅晟再接再厲:“不過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多說無益,兒臣建議父皇還是應該先對被殺臣子的家人進行安撫,堵上他們的嘴,免得他們做出對朝廷不利的事來。”
軒轅昆亦道:“兒臣也認為,打一巴掌還得給一甜棗,打完巴掌不給甜棗,怕是要激起民憤,父皇不可不慎啊。”
說完這些,他們兩人與軒轅昊對視一眼,難掩得意。
軒轅寰沒發表任何評價,隻是平靜地轉向軒轅昊,問道:“太子呢,有什麼高見?”
這語氣好像哪裏不大對……
疑惑隻在軒轅昊心頭一掠而過,他被即將到來的勝利衝昏了頭腦,興奮到根本顧不上細想,隻按著剛才排練好的劇本,開始長篇大論:
“父皇,兒臣認為,君臣相得益彰,才是朝堂的最好狀態。為君者雖然手握朝臣的命脈,但若做得太過分,讓群臣感到了不安心,那無疑是在給朝廷埋下重大隱患。所以,不論父皇今日是受何人蠱惑,才做下這等殘酷之事,兒臣都可以肯定,那個人一定是居心叵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