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珍妮談話的焦點是擔心約翰不甘這樣在愛情的角鬥場上被淘汰出局,因而會來報複她甚至還有布魯斯。但經過深入討論約翰的性格特點,他排除了這種可能。因為約翰是個性格溫和的人,而且他對珍妮從來沒有感情狂熱的表現。接著,珍妮又提出與約翰漸漸地冷下去,讓約翰自己感悟到珍妮對他已沒有興趣。但經過討論,珍妮意識到,那樣做勢必會影響她與布魯斯戀情的發展。說到底,珍妮不願背著一個沉重的心理包袱去約會布魯斯,她想全心全意地投入後一場戀情。
珍妮繼而提出給約翰寫封信,告訴他自己已另有心上人,現在要結束與他的戀愛關係,並希望他尊重這個決定。但經過討論,珍妮感到這種做法對約翰不夠尊重,也對不起他們以前共同擁有的一段美好時光。
這時史密斯先生問珍妮:“你為什麼不當麵與約翰說明自己的感情變化,這比咱們前麵討論過的任何一種做法都直接、坦誠。”
“我也曾考慮過這個做法,但我真有些說不出口。”珍妮回答。
“有什麼說不出口的呢?”史密斯先生再問。
“那會使約翰心裏很難受,畢竟我們曾相愛過,畢竟他現在還愛著我。我這樣說會刺傷他的自尊心的。”珍妮說。
“那你有沒有想過,你對約翰拐彎抹角地說‘不’字,同樣也會刺傷他的自尊心?”史密斯先生啟發珍妮。
“為什麼?”珍妮問。
“因為一個人要是真正尊重另一個人,他會對他坦誠的,你說是不是?”史密斯先生說。
珍妮想了想問:“我該怎樣說才會最大限度地不刺傷約翰的自尊心?”
“最大限度地突出一個誠字。”史密斯先生說。為了幫助珍妮更好地把握這個誠字,他們做了不同的角色扮演練習,以深刻體會怎樣把握“真誠”。
珍妮後來打電話告訴史密斯先生,她與約翰攤牌出奇的順利。約翰不但具有紳士風度地接受了珍妮與他分手的事實,而且還感謝珍妮給了他一段美好時光及對他的尊重。史密斯先生問珍妮怎樣看待他們倆這次談話的結果,她說:“我想是我對他的誠懇態度使他表現得像個紳士。”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信任是精誠相見,誠摯坦然的態度要比處處防範他人的態度有益得多。對人以誠信,就是對他人最大的尊重,同樣也會換取他人的理解和信任。
情願代你去死
失足,你可能馬上複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富蘭克林
古希臘,有一個叫皮西厄斯的年輕人,觸犯了暴君奧尼修斯。他被推進了監獄,即將處死。皮西厄斯說:“我隻有一個請求,讓我回家鄉一趟,向我熱愛的人告別,然後我一定回來伏法。”
暴君聽完,笑了起來。
“我怎麼能知道你會遵守諾言呢?”他說,“你隻是想騙我,想逃命。”
這時,一個名叫達芒的年輕人說:“噢,國王!把我關進監獄,代替我的朋友皮西厄斯,讓他回家鄉看看,料理一下事情,向朋友們告別。我知道他一定會回來的,因為他是一個從不失信的人。假如他在您規定的那天沒有回來,我情願替他死。”
暴君很驚訝,竟然有人這樣自告奮勇。最後他同意讓皮西厄斯回家,並下令把達芒關進監牢。
光陰流逝。不久,處死皮西厄斯的日期臨近了,他卻還沒有回來。暴君命令獄吏嚴密看守達芒,別讓他逃掉了。但是達芒並沒有打算逃跑。他始終相信他的朋友是誠實而守信用的。他說:“如果皮西厄斯不準時回來,那也不是他的錯。那一定是因為他身不由己,受了阻礙不能回來。”
這一天終於到了,達芒做好了死的準備。他對朋友的信賴依然堅定不移。他說,為自己深愛的人去死,他不悲傷。
獄吏前來帶他去刑場。就在這時,皮西厄斯出現在門口。暴風雨和船隻遇難使他耽擱。他一直擔心自己來得太晚。他親熱地向達芒致意,達芒很高興,因為他終於準時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