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當然明白“光潔如新”的含義是什麼,她當然更知道自己不適應洗廁所這一工作,真的難以實現“光潔如新”這一高標準的質量要求。因此,她陷入困惑、苦惱之中,也哭過鼻子。正在此關鍵時刻,同單位一位前輩及時地出現在她麵前,他幫她擺脫了困惑、苦惱,幫她邁好了人生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幫她認請了人生路應該如何走。但他並沒有用空洞理論去說教,隻是親自做個樣子給她看了一遍。
首先,他一遍遍地抹洗著馬桶,直到抹洗得光潔如新;然後,他從馬桶裏盛了一杯水,一飲而盡喝了下去!竟然毫不勉強。他不用一言一語就告訴了少女一個極為樸素、極為簡單的真理:光潔如新,要點在於“新”,新則不髒,因為不會有人認為新馬桶髒,也因為背後馬桶中的水是不髒的,是可以喝的;反過來講,隻有馬桶中的水達到可以喝的潔淨程度,才算是把馬桶抹洗得“光潔如新”了,而這一點已被證明可以辦得到。同時,他送給她一個含蓄的、富有深意的微笑,送給她一束關注的、鼓勵的目光。這已經夠用了,因為她早已激動得幾乎不能自持,從身體到靈魂都在震顫。她目瞪口呆,熱淚盈眶,恍然大悟,如夢初醒!她痛下決心:“就算一生洗廁所,也要做一名洗廁所最出色的人!”
幾十年光陰一瞬而過,如今她已是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員——郵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聖子。
上帝偏愛她,讓她洗廁所,但不會讓她洗一輩子的廁所。成就事業的人,是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夠經得起磨難與考驗的人。
從清掃工開始
我可以拿走人的任何東西,但有一樣東西不行,這就是在特定環境下選擇自己的生活態度的自由。
——弗蘭克
維斯卡亞公司是20世紀80年代美國最牛的機械製造公司。公司的豐厚待遇對眾多的人才產生著誘感。但由於競爭的殘酷,以及公司的對外保守,使得幾乎所有的應聘者都掃興而歸。但史蒂芬是個例外。
史蒂芬是哈佛大學機械製造業的高材生。與許多人的命運一樣,在該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測試會上被拒之門外。史蒂芬並沒有死心,他發誓一定要進入維斯卡亞重型機械製造公司。於是他采取了一個“瞞天過海”的策略——假裝清掃工。
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為該公司無償提供勞動力,無論公司分派給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計任何報酬來完成。公司起初覺得這簡直不可思議,但考慮到不用任何花費,也用不著操心,於是分派他到列車間清掃廢鐵屑。
一年來,史蒂芬勤勤懇懇地重複著這種簡單而勞累的工作,下班後他還要去酒吧打工。這樣,雖然得到老板及工人們的好感,但仍然沒有一個人提到錄用他的問題。
20世紀末90年代初,公司的許多訂單紛紛被退回來,理由均是產品質量問題,為此公司將蒙受巨大的損失。公司董事會為了挽救頹勢,緊急開會商議對策,會議進行一大半卻未見眉目時,史蒂芬闖入會議室,提出要直接見總經理。
在會上,史蒂芬把對這一事情出現的原因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釋,並就技術上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隨後拿出了自己對產品的改造設計圖,這個設計非常先進,恰到好處地保留了原來機械的優點同時克服了已出現的弊病。
總經理及董事會的董事見到這個編外清掃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詢問他的背景以及現狀,史蒂芬當即被聘為公司負責生產技術問題的副總經理。
原來,史蒂芬在做清掃工時,利用清掃工到處走動的特點,細心察看了整個公司各部門的生產情況,並一一作了詳細記錄,發現了所存在的技術性問題並想出解決的辦法,為此他用了近一年的時間搞設計,獲得了大量的統計數據,為最後一展雄姿奠定了基礎。
萬丈高樓平地起。萬事萬物,往往是既要從大處著眼,又要從小處著手,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踏踏實實從最基本的做起,才可能獲得最終的成功。
你也可以買房子
行動是令人安慰的,它是思想的敵人,是美好幻想的朋友。
——康拉得
傑米先生是個普通的年輕人,大約20多歲,有太太和小孩,收入並不多。
他們全家住在一間小公寓,夫婦兩人都渴望有一套自己的新房子。他們希望有較大的活動空間、比較幹淨的環境、小孩有地方玩,同時也增添一份產業。
買房子的確很難,必須有錢支付分期付款的頭款才行。有一天,當他簽發下個月的房租支票時,突然很不耐煩,因為房租跟新房子每月的分期付款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