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丘吉爾的老朋友、美國證券巨頭伯納德·巴魯克陪他參觀華爾街股票交易所。那裏緊張熱烈的氣氛深深地感染了丘吉爾。當時他已年過五旬,但狂傲之心絲毫未減。在他看來,炒股賺錢實在是小菜一碟。他讓巴魯克給他開了一個戶頭——“老狐狸”丘吉爾要玩股票了。
丘吉爾的頭一筆交易很快就被套住了,這讓他很丟麵子。他又瞄準了另一隻很有希望的英國股票,心想這家夥的老底我都清楚,準能大勝。但股價偏偏不聽他的指揮,一路下跌。他又被套住了。
如此折騰了一天,丘吉爾做了一筆又一筆交易,陷入了一個又一個泥潭。下午收市鍾響,丘吉爾驚呆了,他已經資不抵債要破產了。正在他絕望之時,巴魯克遞給他一本賬簿,上麵記錄著另一個溫斯頓·丘吉爾的“輝煌戰績”。原來,巴魯克早就料到像丘吉爾這樣的大人物,其聰明才智在股市之中未必有用武之地,加之初涉股市,很可能會賠了夫人又折兵。因此,他提前為丘吉爾準備好了一根救命稻草。他吩咐手下用丘吉爾的名字開了另一個賬戶,丘吉爾買什麼,另一個“丘吉爾”就賣什麼;丘吉爾賣什麼,另一個“丘吉爾”就買什麼。
丘吉爾一直對這段恥辱的經曆守口如瓶,而巴魯克則在自己的回憶錄中詳細地記述了這樁趣事。
股市之中不以學曆定賢愚,不以智力分高低,更不以個人的社會背景、角色分上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得意之處,也會有失利之地。切不可盲目行事,否則你會輸得一塌糊塗。
實驗室外的居裏夫人
真正的偉人往往是平凡的;他們的行為既不做作,也不虛飾。
——克林凱爾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同的。當人們走完了人生的旅途,有些佼佼者就被世人譽為不平凡的人了。居裏夫人就是其中之一。她那美好的心靈,崇高的思想境界,表現在許多方麵。
從1933年起,居裏夫人的年薪已增至4萬法郎,但她照樣“吝嗇”。她每次從國外回來,總要帶回一些宴會上的菜單,因為這些菜單都是很厚很好的紙片,在背麵寫寫物理、數學算式,方便極了。她的一件毛料旅行衣,竟穿了10~20年之久。有人說居裏夫人一直到死“總像一個匆忙的貧窮婦人”。
有一次,一位美國記者追蹤這位著名學者,走到村子裏一座漁家房舍門前,他向赤足坐在門口石板上的一位婦女打聽居裏夫人,當她抬起頭時,記者大吃一驚——原來她就是居裏夫人!
居裏夫婦發現鐳後,世界各地紛紛來信索求製鐳的方法。怎樣處理這件事呢?某星期日的早晨,他們進行了5分鍾的談話。彼埃爾·居裏平靜地說:“我們必須在兩種決定之中選擇一個。一種是毫無保留地敘述我們的研究結果,包括提煉辦法在內……”居裏夫人做了一個讚成的手勢說:“是,當然如此。”彼埃爾繼續說:“或者我們可以以鐳的所有者和發明者自居。若是這樣,那麼,在你發表你用什麼方法提煉鈾瀝青礦之前,我們須先取得這種技術的專利執照,並且確定我們在世界各地選鐳業上應有的權利。”
“專利”代表著巨額的金錢、舒適的生活,代表著傳給子女一大筆遺產……但是,居裏夫人堅定地說:“我們不能這樣辦,這違背科學精神。”
居裏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不相識的人問她:“你是居裏夫人嗎?”她總是平靜地回答:“不是,你認錯了。”她出名以後,幾乎每天都要收到世界各地慕名者要求簽名的來信。為了擺脫這種幹擾,她專門印了一種寫著概不簽名的卡片,每逢接到來信,就給對方寄一張……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17個,卻給人一種全不在意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