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智慧不打烊 (3)(2 / 3)

冒險等於進取

人生要不是大膽地冒險,便是一無所獲。

——海倫·凱勒

談到喬治·索羅斯,很多人都會以為他是個瘋狂的賭徒,而實際上,索羅斯是個非常謹慎的人,他敢於冒險,卻從不碰運氣。

索羅斯是匈牙利猶太人,小時候飽受德國法西斯的迫害,跟隨父母東躲西藏、朝不保夕。

1947年,17歲的索羅斯隻身離開祖國,來到英國倫敦。生活對他來說,隻有艱辛。為了生活他幹過無數苦力,當過侍者、油漆工、收過蘋果。19歲那年,索羅斯考取了著名的倫敦經濟學院。他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一刻也不敢放鬆自己。由於貧困,他不得不一邊學習一邊打工維持生計。一次,他到火車站當搬運工,不幸摔傷了腿,他隻能拄著拐杖,一次次地去慈善機構申請救濟。每當回憶起這段日子,他總是說:“我害怕再次跌入和觸及那樣的生活穀底。”

索羅斯在經濟學院畢業後,進入一家證券公司當見習生,他的才華此時開始顯露出來。同時他也迷上了充滿刺激的證券交易。很快,他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勤奮成為了這方麵的專家。

1956年,索羅斯帶著自己的全部積蓄,前往美國紐約開創自己的新天地。他以證券分析家的身份,專門給美國的金融投資機構提供歐洲市場的信息和建議。不久便因為成功地做成了幾筆大交易,聲名鵲起……

他每天都要閱讀大量商業報刊,從中尋找那些可能有社會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內容。他和海內外1000多家公司建立業務聯係,每天都要和他們溝通,以便獲取重要信息。他每天都要讀幾十份公司年度報告。索羅斯也關心具體的股票,但不是關注其近期內的動態,更多的是考慮社會的、經濟的、政治的因素會怎樣改變產業的未來,從而改變具體股票的命運。

20世紀70年代初,銀行的信譽很糟糕,並且人們認為還會繼續糟下去,銀行類的股票無人問津。但索羅斯卻發現,銀行業已悄然出現變化,很多大學畢業生已經在銀行裏占有一席之地:這些新一代銀行家正在分析銀行陷入低穀的原因,並提出新對策。他再仔細觀察大銀行的經營情況,發覺銀行業的狀況已略有好轉,其前景將會被看好。於是,他馬上投入大量資金,購買銀行業股票。不久,銀行業普遍出現新氣象,股市裏的銀行業股票迅速上漲。索羅斯趁機把股票套現,他投入的錢增加了50%。

索羅斯投資十分謹慎,幾乎是每戰必勝。當別人在市場上追逐某一種股票時,他卻在認真分析全球金融市場的複雜形勢。他將全世界的金融市場看成一個棋盤,尋找棋局上的破綻,一旦發現機會(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在股票市場上,要隨時尋找別人還沒有意識到的即將發生的突變”),他就全力出擊,像火箭一樣射向目標。他永遠不會在有利可圖時遊手好閑地站在一旁。

1973年10月,索羅斯每天都要搶先看報紙上有關中東的消息。埃及、敘利亞和以色列的戰爭已經爆發。戰爭開始時,以色列車隊處於守勢,損失了大量飛機、坦克,還有數千人傷亡。索羅斯的目光盯著報紙上的文字和照片,腦子卻在高速運轉:以色列為什麼開始吃敗仗,主要原因是軍事裝備落後,而他們軍事裝備是美國提供的,這就是說,美國的軍事裝備已經落後,將要更新換代。這樣一來,美國軍事工業會有大發展:而現在的狀況是,自從越戰以來兵工企業大多虧損,並且虧損越來越嚴重。這類企業的股票都成為“垃圾股”,沒有人買。

索羅斯密切關注軍工業的發展,又專程去華盛頓與國防部的官員接觸,他還找軍工企業的承包商一起喝咖啡。一大圈走下來,索羅斯心裏有底了:“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這時,索羅斯又獲得重要信息,一些公司已得到大量訂貨合同,最近幾年利潤不會差。於是,索羅斯馬上行動。從1974年年中開始,他大量購買軍事工業股票,其中包括“諾斯羅普公司”、“聯合飛機公司”和“格拉曼公司”等股票,他還購買了傳聞中即將倒閉的“洛克洛德公司”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