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索羅斯買了許多電子類股票。在他看來,在戰爭中以色列空軍輸得很慘,主要原因是其電子對抗設備已經落伍,而在現代戰爭中,武器裝備的性能要靠技術水平實際上取決於電子技術水平。可以預測,電子設備公司將得到大的發展。
果然,軍工類和電子類企業空前發展,其股票上漲,為眾多的投資者所追捧,索羅斯又大大地賺了一把。
索羅斯在總結自己成功的原因時說:“我渴望生存,但我不願冒毀滅性的危險。”
商場如戰場,沒有一點冒險精神如何獲得成功?然而真正懂得做生意的人不會一味冒進跟風,他們知道勇於冒險不是碰運氣,而是一種有備而來的進取。
人生是豐盈的
應該笑著麵對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伏契克
你願意做個成功卻憂愁的人,還是快樂的敗將?選擇後者才是明智的。因為快樂無價,而且失敗後仍有機會東山再起。能推動許多人不斷前進,卻無法推動自己情緒的成功者,實在不值得羨慕。
克裏斯汀年輕時曾當過推銷員。公司教給他的推銷術可算是天衣無縫,似乎每個人聽到他三寸不爛之舌說出的話,都會乖乖掏腰包。結果完全不是這麼回事,他竟然一再受挫,對他打嗬欠、向他喊窮的大有人在,他真是沮喪極了。慢慢地,他明白了問題的所在——他該學的不是如何推動他人,而是如何不讓他人影響他。
有時他沮喪得想找老板痛哭一場,結果發現老板比他還沮喪。周圍所有的事與人,都令他情緒低落,工作、老板、朋友、妻子無一例外,因為所有的人與事,都讓他想到他的挫敗。但是這些刺激無疑都是正麵的,他不得不麵對現實,不得不解決問題,之後困境便化為烏有了。
天下沒有克服不了的障礙,隻要能勇往直前。他深信生命中的每件事情都能刺激你走向目標。有人問他如何尋找正麵的刺激,他從來不去找,是它們找上他的。在他當推銷員的日子裏,他不斷從工作中學到教訓,也不斷把心得推銷出去,不管產品銷售成績如何,他總是日日豐收。
他在那些日子裏學會了投入和合作。有些人能投入工作,卻不懂合作之妙,有些人正好相反。克裏斯汀的經驗是,兩者合一,其利斷金。
他的動力來自親身體驗。他那六歲大的兒子有一天從院子走進家門,一路大聲喊媽媽,他的工作因而大受幹擾。過了半天,他妻子出來問他有什麼事,他說:“沒事,我隻想知道你在哪裏。”當時他心裏已不止一次想到,他恨不能快快成功,好擁有一間自己的辦公室,不必受家人的幹擾。然而他又想到,正因為他願意在家辦公,省下租辦公室的錢,所以妻子不必外出工作,可以專心在家帶孩子,孩子才能隨時看到媽媽。這麼一想,孩子的幹擾便不再那麼難以忍受了。
家是生命的延伸,而不是一個企業或帝國。有人說:“我的事業是第一位的。”有人說:“我把宗教放在第一位。”對他來說,事業、家庭與信仰互為因果,沒有輕重之分。
他兒子六歲時,他問兒子將來要做什麼,兒子沒有回答。他六歲時卻充滿了雄心壯誌,時而要當飛行員,時而要當外交官,拳擊手和警察的工作也讓人向往,但是他的兒子什麼都不想當。
為了引發他的興趣,他帶兒子加入一家兒童俱樂部,他的第一項活動是推銷賀年卡。從未工作過的兒子簡直不知所措,他隻得一步步協助兒子擬好推銷稿,做幾次模擬練習,最後把躍躍欲試的他送出門。
他知道兒子有閉門羹可吃了,所以跟兒子做了個約定,被拒絕10次得1分,賣掉2張卡片也得1分——他知道成功的殺傷力不下於失敗,少年得誌的人往往無以為繼,原因就在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