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旅途中,沒有人是一帆風順的,隻有不斷鞭策自己,鼓勵自己……才能麵對困難和挑戰,才能步上坦途。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我們要不斷地磨礪自己、提升自己,同時也用智慧、才華和不懈的奮鬥,來豐盈自己的人生。
成功的“秘訣”
沒有目標而生活,恰如沒有羅盤而航行。
——康德
1912年,班·費德雯出生於美國。
1942年,費德雯加入紐約人壽保險公司。單件保單銷售,他曾做到2500萬美元,一個年度的業績超過1億美元。
費德雯一生中售出數十億美元的保單,這個金額比全美80%的保險公司的銷售總額還高。
在這個以專業化為導向的行業裏,連續數年達到10萬美元的業績,便能成為眾人追求的,卓越超群的百萬圓桌協會會員,而費德雯卻做到近50年,平均每年的銷售額達到近300萬美元的業績。
放眼壽險史上,沒有任何一位業務員能趕上他。而他的一切,僅是在他家住方圓40裏內,一個人口隻有1.7萬人的東利物浦小鎮中創造出來的。
1955年,沒有人敢去想,一名壽險業務員的年度業績竟能超過1000萬美元。
1956年,費德雯超過了。
1959年,2000萬美元的年度業績被認為是遙不可及的夢,它是那樣不可思議,以致從業人員連想都沒想過,除了費德雯以外。
1960年,他把夢想變成了事實。
1966年,費德雯衝破了5000萬美元的大關。
1969年,他締造1億美元的年度業績,往後更是屢見不鮮。
1984年,他獲得保險業的最高榮譽。
雖然費德雯說自己沒有任何秘訣,但其實他已把他的“秘訣”公諸於世了。多年來,他總是從早上到晚上,從周一到周日,從不間斷地努力工作。
費德雯認為:“對自己的生活方式與工作方式完全滿意的人,已陷入常規。假如他們沒有鞭策力,使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或使自己的工作更傑出,那麼他們便是在原地踏步。而正如任何一位業務員會告訴你的,原地踏步就等於退步。”
把目標看得遙不可及,從而不去爭取的人是永遠不會成功的。在成功者的詞典裏,沒有“不可能”三個字,不斷挑戰自我的極限,就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到的。
憤怒時請閉嘴
如果在憤怒時說話,將會做出最出色的演講,但卻會令你終生感到悔恨。
——安布羅斯·比爾斯
一個人因為一件小事和鄰居爭吵起來,爭論得麵紅耳赤,誰也不肯讓誰。最後,那人氣呼呼地跑去找牧師,牧師是當地最有智慧、最公道的人。
“牧師,您來幫我們評評理吧!我那鄰居簡直是一堆狗屎!他竟然……”那個人怒氣衝衝,一見到牧師就開始了他的抱怨和指責,正要大肆指責鄰居的不對時,就被牧師打斷了。
牧師說:“對不起,正巧我現在有事,麻煩你先回去,明天再說吧。”
第二天一大早,那人又憤憤不平地來了,不過,顯然沒有昨天那麼生氣了。
“今天,您一定要幫我評出個是非對錯,那個人簡直是……”他又開始數落起別人的劣行。
牧師不快不慢地說:“你的怒氣還是沒有消除,等你心平氣和後再說吧!正好我的事情還沒有辦好。”
一連好幾天,那個人都沒有來找牧師了。牧師在前往布道的路上遇到了那個人,他正在農田裏忙碌著,他的心情顯然平靜了許多。
牧師問道:“現在,你還需要我來評理嗎?”說完,微笑地看著對方。
那個人羞愧地笑了笑,說:“我已經心平氣和了!現在想來也不是什麼大事,不值得生氣的。”
牧師仍然不緊不慢地說:“這就對了,我不急於和你說這件事情,就是想給你時間消消氣啊!記住:不要在氣頭上輕易說話或行動。”
常言道:戒鬱製怒,健體延年。製怒不僅是一種理智的處世態度,更是一種人生智慧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