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智慧不打烊 (5)(1 / 3)

柯斯曼找遍了紐約所有的貨運公司,找到了一家以賒賬方式來為他運3000箱肥皂的公司。這時候他又有了另一件麻煩,30天的期限浪費了很多,他是否還有時間將肥皂運到紐約上船?

但柯斯曼仍顯出對目標的專注。那些借錢給他的人都說,在他身上似乎有著某種東西使他們信任他會成功,而願意將錢借給他。

他將肥皂運到紐約後,隻剩下不到一天的裝船時間。柯斯曼親自動手幫忙裝船。他們整整工作了一夜,到第二天中午,事情非常明顯,他們在銀行關門以前無法裝完貨。在銀行關門前不到一個小時,柯斯曼隻得離開裝貨碼頭,前去找輪船公司的總裁。

後來柯斯曼告訴朋友說:“當時我已經一星期沒洗澡,由於要將肥皂裝船,所以整夜沒有睡。我滿臉胡子,早飯錢還是向貨車司機借的。肥皂公司的人追著我要肥皂的貨款,貨車公司也在催討我欠他們的錢。旅館等著我要錢,但不知道我的去處。甚至連我妻子也不知道我的下落。我的外表和我的感覺,仿佛我自己也需要用一箱肥皂來清洗。”就在這種情形下,他去到輪船公司總裁辦公室,向總裁說出全部事情的經過。這位總裁注視著他說:“柯斯曼,事情已做到這種程度,你不會失去這筆生意了。”說著總裁交給柯斯曼裝貨憑單——雖然肥皂未裝完。這表示輪船公司願意負責,要是貨裝不夠,由輪船公司賠償損失。總裁派人將柯斯曼送到銀行去。

這項交易的成功,使柯斯曼賺了3萬美元,這對一個周薪35美元的人來說,可說是相當好了。

一個人的成敗可不是由他的智商決定的。先天的條件固然重要,然而後天的努力往往能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的奇跡。世界上沒有笨蛋,有的隻是不思進取的人而已。

人生應該怎樣度過

真正的快樂是對生活的樂觀,對工作的愉快,對事業的興奮。

——愛因斯坦

漢德·泰萊是紐約曼哈頓區的一位神父。

那天,教區醫院裏一位病人生命垂危,他被請過去主持臨終前的懺悔。他到醫院後聽到了這樣一段話:“仁慈的上帝!我喜歡唱歌,音樂是我的生命,我的願望是唱遍美國。作為一名黑人,我實現了這個願望,我沒有什麼要懺悔的。現在我隻想說,感謝您,您讓我愉快地度過了一生,並讓我用歌聲養活了我的6個孩子。現在我的生命就要結束了,但死而無憾。仁慈的神父,現在我隻想請您轉告我的孩子,讓他們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吧,他們的父親是會為他們驕傲的。”

一個流浪歌手,臨終時能說出這樣的話,讓泰萊神父感到非常吃驚,因為這名黑人歌手的所有家當,就是一把吉他。他的工作是,每到一處,就把頭上的帽子放在地上,開始唱歌。40年來,他如癡如醉,用他蒼涼的西部歌曲,感染他的聽眾,從而換取那份他應得的報酬。

黑人的話讓神父想起5年前曾主持過的一次臨終懺悔。那是位富翁,住在裏士本區,他的懺悔竟然和這位黑人流浪漢差不多。他對神父說:“我喜歡賽車,我從小研究它們、改進它們、經營它們,一輩子都沒離開過它們。這種愛好與工作難分、閑暇與興趣結合的生活,讓我非常滿意,並且從中還賺了大筆的錢,我沒有什麼要懺悔的。”

白天的經曆和對那位富翁的回憶,讓泰萊神父陷入思索。當晚,他給報社去了一封信。信裏寫道:“人應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才不會留下悔恨呢?我想也許做到兩條就夠了。第一條,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第二條,想辦法從中賺到錢。”

後來,泰萊神父的這兩條生活信條,被許多美國人所信奉——的確,人生如此,也沒什麼好後悔的了。

很多時候,我們並不能像自己所預想的那樣生活與工作;盡管從事自己所喜愛的事情看起來很容易,但並非人人都能夠以此為生。所以,從事自己所喜愛的工作實在是令人向往的一件事。

活了一百萬次的貓

情感就是對自己的愛,對痛苦的憂慮,對死亡的恐懼和對幸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