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開口向人問好,巴斯卡利都試著不問“你好嗎”,而總是伸開雙手去擁抱他們,而且,他還瘋狂到敢主動擁抱院長。他不喜歡隔著長桌說:“是的,是的,院長,你說得對。”而喜歡跨過距離,站起來,伸開雙臂,說:“院長,那太好了!”擁抱院長,他相信對方不會討厭這種真情的流露。
他的同事們常說:“這個家夥,比我們想象的還要狂!”但是,每次見到院長,他依然如故。這世上沒有人是高不可攀的,也沒有人討厭人家親近。每個人都需要溫情的擁抱。試試看,這會改變我們的心態。
“俗話說,笑口常開,顯得癡傻。”巴斯卡利常講“‘傻’有什麼關係呢,‘傻’自有‘傻’的樂趣,我不在乎做‘傻人’。
“哭是多愁善感的表現。——是的,我愛哭。眼淚不是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嗎?
“太熱心有多管閑事之嫌。——我就是喜歡參與。
“坦率有暴露自己的危險。——可我有什麼好遮掩的。
“真誠有天真幼稚之相。——比這更壞的名聲我都有過,有什麼關係呢?
“愛有不被愛的可能。——但是我原本就不是為了被愛才去愛人的呀!
“有生就有死。——我隨時準備著,視死如歸。如果聽到我壽終正寢的消息,你們可不許流一滴眼淚。”
有希望就有失望的危險,有嚐試也就有失敗的可能。但是不嚐試如何能有收獲,不嚐試怎麼能有進步?不做也許可以免於受挫折,但也就失去了可以學習或愛的機會。一個把自己限於牢籠中的人,是生活的奴隸,無異於喪失了生活的自由。隻有勇於嚐試的人,才擁有生活的自由。
人人都想活得瀟灑一點,輕鬆一點,快樂一點,但終其一生也瀟灑不了,輕鬆不了,快樂不了。他們被什麼東西拖住了,纏住了,這東西就是功名、利祿。功名利祿似乎成了人生的境界,似乎功名越高,做人就越成功;利祿越厚,就會活得越瀟灑、快樂,它似乎已經成了今人評論一個人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了!
其實,功名利祿就是一副用花環編織的羅網,隻要你進去了,你就無法自在與逍遙。沒有功名利祿想得到功名利祿,得到了功名利祿又害怕失去功名利祿,人生就在這患得患失中度過,哪裏能夠品嚐到人生的甘美清純與快樂呢?世人隻知道功名利祿會給人帶來幸福,殊不知功名利祿給我們帶來的更多的是痛苦。為了功名利祿,我們勞力、勞神;為了功名利祿我們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為了功名利祿我們曲意逢迎,甘人籬下;為了功名利祿,我們如履薄冰、患得患失!
其實,人應該保持一種屬於自我的內在的安靜恬淡的生活,放棄追逐遠離自我的、外在的、聲色犬馬的物欲生活。假如我們能控製欲望,甚至消減它,並能做到雖身在五行之中,心已遠離世俗之外,我們也就不會被這些外在的東西輕易傷害到。
沒有憂愁的生活是美好的。生活可以辛勞,甚至可以平凡,隻要沒有憂傷,沒有煩愁,擁有自由的空間,擁有自己的時間,甩開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掙脫種種束縛,衝破種種禁錮,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情,放飛自己,放飛夢想。
生活可以缺乏色彩,甚至可以乏味單調,隻要擁有屬於自己的自由。生活將會是完整的,珍惜自己,珍惜生活。生活可以充滿波折,甚至可以荊棘滿地,隻要充滿希望和向往,隻要人與人之間充滿著關愛和溫情,沒有人被冷落,沒有人被嘲弄,不再有犯罪,不再有戰爭,社會充滿和諧,世界擁有和平,全世界的人們,持有夢想,懷著希望,積極樂觀、安寧地生活,如此,我們的世界將更加璀璨!懷抱希望的人,擁有自由的人是快樂的,持有向往的心是幸福的,請繼續我們快樂幸福的生活!
記住:你自己的行為正是別人應該怎樣對待你的樣板。如果你把它作為生活原則,那麼你也就能維護自己的尊嚴和獨立的人格,掌握自己的命運。
積極的態度可以讓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張弛有度的習慣可以讓我們在工作中始終保持最佳狀態;不卑不亢的言行可以讓我們得到持久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