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瞎貓遇上死耗子(1 / 2)

第二天早上,就是檢驗占城稻畝產成果的一天。

趙匡胤跟阿離,跟著關羽長。

從夾馬營回來的杜太後也湊了個熱鬧跟著李冬兒。

彙合了實際上的種田功臣老柴頭。

全部等在了碾米坊裏。

白馬寺的和尚把曬得恰到好處的稻穀全部分批送到水力碾坊裏。

金燦燦的稻穀很快就在大型的碾米輪一圈一圈的碾壓下脫去了外殼,露出了淡黃色的糠殼。

再一輪揚扇碾米後,白生生的精米就被老柴頭捧到了李冬兒麵前。

李冬兒分了一半給趙匡胤跟杜太後,自己也細細端詳起了手中的新米。

占城米呈細長型,胚芽隻有微微的白點,整體呈半透明色。

米粒形狀整齊一致,李冬兒大致估算了一下,長度在五到六毫米,寬度在兩到三毫米。

乍一看,很像縮小版的後世泰國賣得特別貴的香米。

假如從氣候來說,越南與泰國氣候環境還是比較相似的,形狀相似也在李冬兒的預料之中。

跟昨天搗出來的米略有不同的是,米粒完整性更好一些,碎米很少。

可見碾米的器具對出米跟出米的完整率也有影響。

越是大型的損耗越小。

昨晚也拿那一斤多的米做了米飯給大家嚐鮮。

除了那兩個自討苦吃以米糠團子做晚飯的,大家都分了一口。

評價不賴,雖然米香不明顯,也少了北方優質大米所特有的膠質感,但顆粒分明,入口綿軟,跟一般的大米品質相差無幾。

推廣開來,這種膠質感較低的米,拿來磨成米粉,就能出來無數種的優質的米粉製品。米線, 米粉,米糕,河粉等等。

全都是充饑的好物。像米線河粉之類還可以做成幹貨屯放。

李冬兒很滿意。

“上等良田,多肥,實出稻穀六石二鬥。實得精米,三石一鬥。”

“上等良田,足肥,實出稻穀五石四鬥。實得精米,二石七鬥半。”

“上等良田,少肥,實出稻穀五石一鬥。實得精米二石五鬥。”

等到最後三畝地都出來的結果,即使早有心理準備,也讓大家熱淚盈眶。

趙匡胤隻會大聲說好。

老柴頭則直接淚灑碾房。

“夫人,太好了,太好了,我這輩子能看到真的是死也瞑目啦!”

“這輩子且長呢,我們會一次比一次多的。”李冬兒倒是不太激動。後世的畝產那才叫嚇人,這會這個就是毛毛雨。

“出米率略低了一點,”李冬兒在心裏稍微計算了一下又說道,“不過下一次種出來應該會好些。”

“何解?”趙匡胤不恥下問。

“一代更比一代好唄。就像我家大郎,那不是比羽長還高?”

李冬兒用通俗易懂的說法敷衍的解釋了一下。

實則這就是基因,任何種子到了新地方,都有一個自我保護的過程,都是刻在基因裏的主動技能。

特別是對後代的保護。

像稻種,第一代會長出更結實的外殼,以保證在新地方種子的存活率。

像動物,有時候如果被運送到了新地方,甚至可能會自行中斷孕育下代的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