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羊博士】——指能克己讓人的人。(類孔融讓梨的成語)
出處:《後漢書甄宇傳》。
甄宇為州從事,征拜博士。每年臘月,上詔書賜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甄宇每每取其最瘦者。
【藥店飛龍】——比喻人瘦骨嶙峋。(類為伊消得人憔悴)。
出自南朝·樂府《讀曲歌》。
自從別郎後,臥宿頭不舉,飛龍落藥店,骨出隻為汝。
【酒店猛狗】——當時是勸誡領導,要親賢臣遠小人。(類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出自《晏子春秋·內篇問上》。
有一酒店,酒是好的,卻賣不出去,最後找到原因,隻因這酒店養了一隻很凶的狗,每次看到顧客都一臉凶相,導致無人入店沽酒。
【蛤蟆夜哭】——比喻毫無根據的誣陷好人指毫無根據誣陷好人。
出自蘇軾的《艾子雜說》。
某日龍王有令,說水族有尾的都要斬殺。鼉(揚子鱷)哭了,正哭著,看見蛤蟆也哭。就問蛤蟆,你哭個啥,你又沒尾巴。蛤蟆說,萬一龍王想起我小時候當蝌蚪那會呢。
【一龍一豬】——比喻同一起跑線的兩個孩子,長大之後或龍或魚。
出自唐·韓愈。
韓愈有個兒子叫韓符,打小就不愛讀書。韓愈寫詩勸勉兒子: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少長聚嬉戲,不殊同隊魚,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
【搖鵝毛扇】——比喻出謀劃策。
出自《太陽照在桑幹河上》~大家都說他是一個搖鵝毛扇的。
傳說諸葛亮常手執鵝毛羽扇指揮作戰,舞台軍師形象也多執鵝毛羽扇。
【喝西北風】——最初是道家宣揚的境界,不食人間煙火,隻靠呼吸生存。
出自《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不食五穀,吸風飲露。
再綜合唐朝·枉簷《遊邊》~萬裏八九月,一身西北風。
到清朝清朝·吳敬梓《儒林外史》~都像你這一毛不拔,我們~喝西北風。
最後一種說法,大北方六十年代窮苦,西北風裏夾帶著一種樹籽,北人收集風中的種子熬粥喝,於是叫喝西北風。
插播一句話。
《儒林外史》建議大家可以看一看,不過看起來可能會略抑鬱。
建國前,民間關於名著的說法並不是現在四大名著,而是六大。
當時的六大名著分別是除了現行的四大,還有《儒林外史》和《聊齋誌異》。
據說是因為出版條件有限,先出版了四大,大受歡迎之後,這所有出版社跟風,導致另外兩本,無形之中被忽略了。六大久而久之成了四大。
《儒林外史》是中國諷刺小說開山鼻祖,很像星爺的電影,表麵搞笑,情節荒誕,底色悲涼。
範進唯一入選課本的那一章,單看那一章,是個屢考不中的學渣。
但就整本書來說,範進卻是個學霸,中舉之後一路高歌,一直做到了學道~相當於省教育局廳長。
然而在書裏他卻連蘇軾是誰都不知道。
可見範進如坐井觀天之蛤蟆,隻知八股,迂腐至極。
這也是這本書是諷刺小說開山鼻祖的其中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