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子就定在五月?”
李冬兒問道。
謝嘉上的婚事忙完,接下來就是關四郎的親事,大家都一個村子,前麵的幾項走得很快,去年就已經走完了。但也是跟著時下的習慣一樣,每一項中間都隔著一段時間。今兒個就是商量請期。
到了榮家就趕上榮老爺子要去地裏,也就客隨主便兩個人邊走邊說。
“行,不冷不熱的,剛剛好。”
榮老爺子拍板。
“今年好像熱得早,您讓青黛跟我家四郎去看看地,自己選個地方蓋新房。一進的房子有個一個月也就得了,再晾晾就差不多正正好。”
李冬兒走累了,往藥田的田埂上一坐,又說道。
“真讓他們自己住啊?青黛飯可煮得不怎麼樣。。。”
榮老爺子一點沒藏著,把孫女的老底給揭了。
“青黛不會有什麼,四郎會就行唄,再說了,這村裏飯堂也能吃,回山上吃吃,回娘家吃吃,哪裏用得著做飯!
李冬兒不以為然,蹭飯,多正常,後世的小年輕經常幹。
“你家四郎會煮飯?”
榮老爺子頗有點驚訝,但又覺得也不是那麼驚訝。
“大郎二郎三郎都會,四郎差一點,後麵幾個就是真的不會了。“
“投生在你家可真是。。。個技術活。”
榮老爺子吐槽。
”不能可著我一個人用吧,排一排,一人幹一天,這一個月裏也幹不了多少次。”
李冬兒抗議。
“你說得對,我不跟你爭,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我家的養得不食人間煙火了。”
榮老爺子也不爭論,各有各路子。
“情況不一樣,哪能這麼比。這地裏種的是啥?能越冬?”
李冬兒坐在田埂邊,看著這一片荒涼的土地。
“不知道。。。去年把藥鋪收得差不多,不用老去,在家不也得找點事幹啊,就隨便撒了些種子,能種出來什麼是什麼。”
榮老爺子就沒想著能種出來多少東西,就是隨性,家裏的邊角料,混一起去了,那就玩一玩唄。
“。。。。佛,很佛!”
李冬兒給點了個讚。這一畝地裏,總共就幾點綠,也不知道是雜草,還是芽苗,就這樣榮老爺子隻要在木石村還每天出來看。
“就是讓我家側柏那個書呆子出來溜達溜達,下了課,他來澆水施肥,也動動。老是讀書怎麼行,還強得很,認死理。”
“說起來,側柏讀書是真刻苦。”
要讓李冬兒評價,側柏太正了,長得太正點,性格也方正。
“少一份靈性,少九分圓滑,到時候要是能考上,還要求夫人給走個後門,去修書吧,當官不適合。”
榮老爺子深知自家人,他自己脾氣不好,家裏這些個脾氣倒是挺好,但少了銳氣。靈性也不足。長得太好,不敢放出去,這閱曆也不行。
“這個應該沒什麼問題,您也別想太多,當官的正氣,百姓才有好日子。”
包拯剛正不阿的,官做得要多高有多高,所以關鍵是看上麵的人,榮側柏一板一眼的給趙德昭做臣子還挺合適的。
“那就先謝過夫人了。”
榮老爺子又去了一單心事,很滿足的從懷裏掏出了一個小小的葫蘆,拔了塞子,酒香就飄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