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獨聯體5(1 / 2)

一、烏克蘭的能源現狀

烏克蘭屬於能源貧乏國家。本國的能源隻能滿足本國17%~49%的需求,其中自產石油隻能滿足10%~12%的需求,自產天然氣隻能滿足20%~25%的需求。而俄羅斯提供的能源保障了烏克蘭對核燃料的全部需求,對原油2/3的需求和對天然氣一半的需求。

烏克蘭擁有天然氣管道3.5萬公裏(其中1萬公裏為管道口徑超過1000毫米高壓管道),有13個地下天然氣庫,總容量為580億立方米,有近100個加壓站。烏克蘭天然氣運輸係統價值300億美元。俄羅斯每年向西歐出口天然氣的80%(約1300億立方米)要經過烏克蘭。

過去俄羅斯出口給烏克蘭的天然氣為每千立方米50美元。2005年3月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建議取消易貨貿易方式,並提高俄羅斯天然氣的過境費,從現在的每千立方米1.09美元提高到2美元到2.5美元。俄羅斯方麵對此表示同意,同時建議改為按歐洲供貨價格的現金結算方式。這樣的話,提供給烏克蘭的天然氣價格不應低於每千立方米160美元。而根據當時的市場行情,莫斯科提出的報價是每千立方米230美元。

二、頻頻與鄰國“鬥氣”

2005年底,俄羅斯宣布2006年將以國際市場價向烏克蘭供應天然氣,單價由50美元/每千立方米提到230美元/每千立方米。在斷氣的威脅下,烏克蘭於年初以95美元的單價通過俄控股的油氣公司購買俄羅斯和中亞的混合天然氣,同時把輸往歐洲的俄天然氣過境費提高一半。然而,烏克蘭議會以這一協定損害國家利益為由,拒絕批準協定,還罷免了總理和有關官員,從而引發“橙色政權”的新危機。同時,由天然氣引起的俄烏衝突又擴展到俄烏在軍事基地方麵的積怨。

1月22日,俄通往格魯吉亞的天然氣管道和輸電線在格靠近俄國境的南奧塞梯發生爆炸,使格魯吉亞“玫瑰革命”政權麵臨苦寒時節停暖停炊的威脅。23日向格恢複部分天然氣供應,氣源依然是俄羅斯,隻不過繞行阿塞拜疆。格官方指責俄故意製造爆炸事件,以破壞格穩定,謀取地緣政治利益;俄反詰格將“斷氣”事件政治化,“歇斯底裏發作”。

同鄰國打天然氣戰爭,俄已有十餘年經驗:

——1992年8月20日,俄以立陶宛欠1860萬美元債務為由,將供立的天然氣減少45%,迫使其接受90美元的國際市場價(原為25美元);9月,又以切斷供氣迫使立如期償還3700萬美元的欠款。

——1993年2月20日,俄要求烏克蘭償還3億美元欠款,否則2月25日“斷氣”。

——1994年11月7日,俄以摩爾多瓦拖欠2.2億美元天然氣款為由,削減供氣量;11日,徹底停氣;後摩將天然氣出口管道移交俄方,折抵0.4億美元,並與俄成立合資天然氣公司,才解決危機。

——2000年11月4日,俄暫停對阿塞拜疆供氣,促使阿增加通往俄羅斯的油管的供油量。

——2004年初,白俄羅斯反對2004年俄天然氣單價由40美元漲為50美元的要求,並以拒簽俄白天然氣合資公司協議為要挾;2月18日,俄切斷對白供氣,19小時後,白同意把單價提到46.68美元……

三、壟斷獨聯體能源

據估計,俄提高供烏天然氣價格,一年可多收45億美元。但俄在天然氣問題上的著眼遠不止直接的經濟收益。在獨聯體“經濟一體化”和俄烏白哈四國“統一經濟空間”僅為畫餅的情況下,收購獨聯體鄰國的能源企業、電力和油氣輸送係統,壟斷原蘇聯地區的能源生產和出口體係,更有利於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油氣出口通道由俄控製。幾年前,俄同土簽訂了由俄買斷土出口天然氣的協定,為期25年。俄對格的天然氣單價隻從63美元提到110美元,是由於俄要購買穿越格全境的天然氣管道。俄還想以1.4億美年元買下亞美尼亞天然氣管線和幾個熱電站,回報是讓亞2006年全年“免費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