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證供
我想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
——顧城
也許
我是被媽媽寵壞的孩子
我任性
我希望
每一個時刻
都像彩色蠟筆那樣美麗
我希望
能在心愛的白紙上畫畫
畫出笨拙的自由
畫下一隻永遠不會
流淚的眼睛
一片天空
一片屬於天空的羽毛和樹葉
一個淡綠的夜晚和蘋果
我想畫下早晨
畫下露水
所能看見的微笑
畫下所有最年輕的
沒有痛苦的愛情
畫下想象中
我的愛人
她沒有見過陰雲
她的眼睛是晴空的顏色
她永遠看著我
永遠,看著
絕不會忽然掉過頭去
我想畫下遙遠的風景
畫下清晰的地平線和水波
畫下許許多多快樂的小河
畫下丘陵——
長滿淡淡的茸毛
我讓它們挨得很近
讓它們相愛
讓每一個默許
每一陣靜靜的春天悸動
都成為一朵小花的生日
我還想畫下未來
我沒見過她,也不可能
但知道她很美
我畫下她秋天的風衣
畫下那些燃燒的燭火和楓葉
畫下許多因為愛她
而熄滅的心
畫下婚禮
畫下一個個早早醒來的節日——
上麵貼著玻璃糖紙
和北方童話的插圖
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
我想塗去一切不幸
我想在大地上
畫滿窗子
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
都習慣光明
我想畫下風
畫下一架比一架更高大的山嶺
畫下東方民族的渴望
畫下大海——
無邊無際愉快的聲音
最後,在紙角上
我還想畫下自己
畫下一隻樹熊
他坐在維多利亞深色的叢林裏
坐在安安靜靜的樹枝上
發愣
他沒有家
沒有一顆留在遠處的心
他隻有,許許多多
漿果一樣的夢
和很大很大的眼睛
我在希望
在想
但不知為什麼
我沒有領到蠟筆
沒有得到一個彩色的時刻
我隻有我
我的手指和創痛
隻有撕碎那一張張
心愛的白紙
讓它們去尋找蝴蝶
讓它們從今天消失
……
暮色垂來,黑暗彌漫大地。某住宅小區,一住戶房中,燈火通明。
這是一套三室一廳的房子。此時,房子裏隻有一個男人,卻點亮了所有房間甚至一廚兩衛中的頂燈,仿佛冀望這微不足道的光亮能吞噬掉整個夜的黑。
男人坐在貌似書房的房間,身前的書桌上攤著一本書。他怔怔地眺望著窗外夜色,口中低聲吟詠著顧城的經典詩句。這個狀態自從女人出門之後,他便一直保持著,已經有七八個小時了。他好像在等待某一時刻的來臨——也許他懼怕黑夜(黑暗),但在等待更深的夜。
……我想在大地上 / 畫滿窗子 / 讓所有習慣黑暗的眼睛 / 都習慣光明……男人的聲音愈加低沉,直至肩膀索索抖動。他拉開書桌抽屜,由深處摸出一隻長條黑色錦盒,打開盒蓋取出一把鑰匙,緊緊地握在手中,房間裏隨即響起一陣充滿屈辱的啜泣聲。
不知過去多久,牆上的鍾擺敲響了十下,男人猛然由椅子上彈起——暴跳如雷。他幾乎用盡全力在房間裏哽咽嘶喊著:“為什麼?為什麼你們都是這樣?你們知道我有多努力、多努力嗎?你們知道我有多麼想成為一個好男人、一個好丈夫……”男人抬手指向天空,接著又指向掛在牆上的相框,眼神由憤怒委屈歸於冷峻深邃,語氣隨之低沉起來,“是你,你,你們毀掉了我的夢,我要讓你們付出代價!我愛你們,所以要懲罰你們!”
……男人換上一身黑衣黑褲,罩上黑色兜帽,閃身出門。感應燈忽明忽暗,伴隨著決絕的腳步聲,樓道裏回旋著男人陰森的吟誦:我在希望 / 在想 / 但不知為什麼 / 我沒有領到蠟筆 / 沒有得到一個彩色的時刻 / 我隻有我 / 我的手指和創痛 / 隻有撕碎那一張張 / 心愛的白紙 / 讓它們去尋找蝴蝶 / 讓它們從今天消失……
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韓印已經在J市待了將近兩個月。
專案組各條線仍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排查,遺憾的是至今仍未獲得有價值的線索。目前的排查中,從當年經曆過“1·18”碎屍案的人群中,未發現對“1·4”碎屍案有重大作案嫌疑之人;具有多重人格的丁昕,雖然曾經對韓印造成一些困擾,但她有充分的證人證明案發時不在現場;在交警監控中心的協助下,專案組調閱了王莉失蹤當晚,酒吧一條街附近的監控錄像,未發現可疑車輛;關於馬文濤和許三皮是否為“1·18”碎屍案凶手的問題,由於缺乏證據,暫時被擱置調查;餘美芬的蹤跡倒是有了點兒線索,在一家出租床鋪的客舍中,查到她曾入住過的記錄,但早在2月初她就搬走了,目前去向不明;馮文浩的監視任務一直由康小北負責,這段時間他基本是醫院與住處兩點活動,下班之後甚少外出,偶爾有一兩次應酬也未發現異常;算是好消息的,隻有康小北和夏晶晶這一對。不知道康小北是如何做到在百忙之中,讓他和女孩之間的戀情迅速升溫的,總之兩人已互相見過家長,而且雙方家長對兩人都甚是歡喜,大有讓兩人閃婚的意思。
當然,眼下最大的好消息莫過於還未出現第二個被害人。這對整個社會和廣大市民來說是好的方麵,但從警方角度來說,是案件偵破的瓶頸。
變態殺人的特殊性在於動機不明,也可以稱為無動機殺人。凶手往往和被害人在現實中不存在任何交集,這意味著嫌疑人的範圍可以是無限大的。雖然有犯罪心理學家的“犯罪側寫報告”來幫助縮小範圍,但比起普通凶案的排查還是要超出許多。不過從性質上說,這種案件對警方來說也有有利的一麵。凶手一旦開始作案,便很難抑製自己繼續殺人的欲望。他逃脫第一次殺人,一定會卷土重來,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他會給警方很多次抓捕的機會。很多時候,警方對於這種案件往往也隻能在凶手一次又一次的作案中去尋找破綻,最終鎖定凶手。對於所有警察來說,這個過程是充滿無奈、矛盾和悲哀的,因為最終的成功,往往要經曆一個、兩個甚至更多無辜的犧牲者。這就是現實,沒有人願意看到,很殘酷,但無法終結。
韓印心裏很清楚,凶手一定會繼續作案,下一個被害人何時出現,恐怕要取決於凶手“冷卻期”的長度,取決於他是否再經受挫折……
2012年,5月1日,小長假最後一個休息日,早晨6點左右。新界口廣場,警笛聲此起彼伏,數輛警車蜂擁而至。
新界口廣場總麵積約2萬平方米,直徑約160米,綠化麵積占去大半。綠色草坪、紅色花蕊,還有十幾棵參天鬆柏和銀杏樹,將廣場裝點得清新雅致。廣場四周裝有高級音響,每天定時播放世界名曲,設有供市民和遊客休閑小憩的木製長椅。天氣晴朗時還有成群的白鴿放飛,市民和遊客可以近距離觀賞和喂食白鴿。總之,平日裏它是一個休閑、健身、遊玩的好去處。但在這個悶熱略帶濕氣的清晨,廣場上空彌散的是濃濃的血腥。
此時,圍繞廣場整整拉了一圈的藍白警戒線,線外有數名警員把守,皆肅穆而立,嚴陣以待。線內,法醫和負責現場勘查的警員都在緊張地忙碌。
如韓印所料,凶手又繼續作案了!
報案人是幾個一早結伴到廣場中跳健身舞的阿婆。當時她們欲從南邊入口進入廣場,發現一個大黑色垃圾袋橫在入口處中間的位置。阿婆們感到好奇,一邊七嘴八舌,一邊隨手打開袋子。袋口係得很鬆,阿婆們沒費什麼勁兒便將袋子打開,結果看到了一顆人頭……接到報案,市局幾乎傾巢出動,有關領導也在獲知信息後悉數到場。
廣場中央,J市副市長兼公安局局長武成強正對著身邊幾位副局長說著什麼。武成強不時揮揮手,一臉惱怒,幾位副局個個臉色鐵青,主管刑偵的胡智國頭垂得很低。盡管如今已很少有領導會提“限期破案”這種意識形態上的口號,但市裏領導的忍耐、局裏領導的忍耐、媒體和廣大市民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胡智國很清楚當被害人再度出現,他要麵對什麼。他下意識將目光投向廣場南端,神情很是矛盾,期待和猶疑並存。
廣場南端入口處,葉曦和韓印神色焦急地等待著法醫顧菲菲現場初檢結果。
黑色袋中隻裝著死者的一顆頭顱,來自女性,年齡在25歲到30歲之間。死者頭顱由喉頭上部被整齊切下,雙目下垂,雙唇微張,眉毛和嘴唇有被化妝品濃抹的跡象。頭顱在垃圾袋中的擺放呈“豎直立起”狀,一頭長鬈發整齊地披散在兩側,麵孔朝向位於廣場正南方的酒吧一條街。
“眼球微突,麵部和眼結膜有點狀出血,其餘症狀不明顯,需要結合內髒器官症狀才能完全確認死亡原因,不過初步判斷,應該與上一個被害人一樣是被悶死的。”顧菲菲雙膝跪在地上,雙臂撐著身子,幾乎趴在地上,衝著死者的頭部觀察良久,說道。說話間,她伸出手摸摸死者的下頜,又用一根手指按了按頭顱臉部,“下頜處僵硬,麵部肌肉很緊,屍僵未有任何緩解的跡象,估計死亡不超過24小時。但……”顧菲菲起身拍拍戴著白手套的雙手,話鋒一轉,“但麵部溫度較低,也許屍體被低溫存放過,我需要綜合屍體器官的溫度才能給出相對準確的死亡時間。”
顧菲菲抬頭望向遠處,助手們正在忙著測量和記錄死者內髒器官和屍體碎塊的溫度。
“嗯,那就抓緊吧,爭取快點兒出來結果。”葉曦咬著嘴唇,神情焦躁地說。轉過頭,正見姍姍來遲的康小北,她立馬瞪起眼睛,怒氣衝衝道:“你怎麼才來,幹嗎去了?”
“我,我,我在盯著馮文浩啊!”康小北怔了怔,小聲嘀咕了一句。
“他昨晚在哪兒?”葉曦聲音仍然很高。
“他,他……”不知是被葉曦少見的惱怒震懾到,還是什麼別的原因,康小北支吾了一陣子,才聲音低低地說,“他,他,在家,哪,哪兒也沒去。”
葉曦沒好氣地瞪了康小北一眼,自顧自朝廣場東邊出口走去。
葉曦訓斥下屬的場麵,韓印是第一次看到,而康小北吞吞吐吐的樣子也很反常。葉曦的失態,許是因為又出現死者讓她壓力倍增,這點韓印能夠理解,可為什麼康小北要“說謊”呢?韓印皺起雙眉,盯著康小北的眼睛,康小北明顯有個回避的動作,但韓印並未點破。
新界口廣場呈圓形輻射狀,共交彙八條馬路,其中在東西南北四條主幹道方向,設有四個出入口。凶手拋屍應在下半夜或者接近早晨,且五一小長假還未結束,故此間行人不多,拋屍現場得以完好保存。凶手將裝著死者頭顱的黑色袋子扔到南邊出入口;裝著屍塊的袋子扔在西邊出入口;裝著骨頭碎塊的袋子扔在北邊出入口;而扔在東邊出入口的袋子中裝的則是死者的衣物和內髒。內髒規整在一隻小黑色垃圾袋中,放在大袋子底部,上麵整齊地摞著死者的衣物。